第三十九章 商討(2 / 3)

那麼,適當地洗白就成了他現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

說起來,他也是個運氣不錯的,身邊有楊瑞這樣的朋友。剛好可以提供給他“洗白”的行業。

盡管,他隻是出錢而已。

“嗯,錢的事情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現在需要再增加股東。”楊瑞道。

聽他這麼說,董貴眼睛一亮,問道:“能拉風投?”

在他看來,如果增加股東的話,那必然就是風投咯。

董貴在這方麵並沒有什麼經驗,如果楊瑞不提,他還想不到這一點。現在想起來了,董貴自然也就上了心。

他知道風投不是慈善,人家會給你大筆的資金供你運作公司,但同樣也會收取估值比例的股權。

等到公司壯大起來,他們可能會追加投資,或者變現離場,若是公司發展達不到他們的預期,人家也會直接止損撤資。說起來,人家是怎麼都不虧的。

且這種是模式,也會讓一般的創業者視為“吸血鬼”。可不要忘了,隻有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本來,這就是一種雙贏的合作。

董貴有些意外,楊瑞還能拉來風投。

隻是看著董貴有些驚喜的表情,楊瑞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風投……這個我暫時還沒有考慮。我問過我們技術部的工程師,一個平台初步體量的話,前幾個月的維護成本隻需要二十來萬,後期我們也會不斷的更新和擴容,那樣所需要的資金就要用百萬甚至千萬來計算。”

董貴聞言,微微一怔,說道:“這樣來說,有風投不是更好麼?”

“我還沒說完,是這樣的,不管是前期的投入還是期中的推廣,在資金上咱們暫時還不會有太大的壓力。當然,如果後期我們有了資金上的瓶頸,再找風投也不是不行。這次我說的增加一個股東,並不是風投,而是我一個做房地產生意的大哥。”

聽說“房地產”這個詞的時候,老鄭就覺得有些好笑。

不管董貴這個人再怎麼實在,楊瑞對他的感覺和老鄭以及吳建斌顯然是不同的。

在老鄭看來,吳建斌就是個“包工頭”,嗯……比較大的那種。

盡管他所從事的行業也是跟房地產有關,但現在約定俗成和大眾意識裏的“房地產”,那基本上指的是開發商。

楊瑞說吳建斌是做“房地產”的,免不得會被老鄭暗笑一陣。

不過話又說會來了,楊瑞這樣一說,董貴是真的認為那幫人是絕對有錢的。

如果單純拿出一個投資案例來說,吳建斌這種做“房地產”的老板,能拿出來的錢幾乎也能跟風投相比了。

“他現在也是手頭有錢,與其出去胡亂投資,不如給我們補充一下彈藥。”

楊瑞笑著說道。

聽到這裏,董貴也算是明白了。

盡管不是風投,那新來的股東實力肯定也是不俗的呀。

隻是臉色就沒有一開始那麼好看了。

風投一般不會直接幹預公司的經營和管理,但是一般股東的話,若是出資比例達到一定程度,少不得會想要點管理權什麼的。

如此一來,混亂之源也就有了。

其實作為一項合夥去做的生意,股東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股東越多,最後分潤的利益就會變小,這還隻是其一,最讓人難受的,就是很多人都想“說了算”,一家公司裏的聲音太多,並不是好事。

或許是看出了老董的為難,楊瑞則道:“那個人你應該認識吧,就是我那個大哥,吳建斌呀。”

之前董貴來的時候,他們還一起吃過飯。

聽說是他,董貴麵色稍霽,釋然道:“原來是吳總啊。”

“那是自然,我怎麼會隨便拉人過來入股。”楊瑞笑笑,說道。

他當然不會說,是老吳之前親自找過他,說起了想要入股共享珠寶的事情。

他跟老鄭的情況雖然不同,但大差不差也沒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