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小人之心君子之腹(1 / 3)

這次三人的商討並沒有喊上吳建斌和荊超,也是出於對董貴的尊重。

不管怎麼說,共享珠寶這個概念也是董貴最先想出來的。

市場上,這個行業有潛在的需求,但究竟前景會不會跟他們預測的一樣,他們現在也都不好說。

更多的力量參與進來,才能更有保障。

反正……有錢大家賺,若是賠了……大夥兒一起扛唄。

但總要跟最初的人交代一聲。

如果一聲不吭忽然加人進來,那給董貴的感覺必然是“沒把我放在眼裏”。

嚴格來說,除了董貴,其他的幾個人都跟楊瑞的關係密切,他們算是自己人,唯獨董貴相處的時間最短,甚至……連朋友都還算不上,隻能算作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

在楊瑞交代完了他要增加兩位股東的情況之後,董貴的臉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

任何人在麵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很自然的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你們都是一起的,是不是隨時可以將我踢出局?

哪怕暫時不踢他出局,在公司裏將他架空也是分分鍾的事情。

董貴的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作為多股東的公司,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任何重大決議的通過,都需要董事會去通過。

而楊瑞四個人原本就關係很好,一旦董貴自己有什麼想法跟他們的意見相左,那麼結果他用膝蓋想也能想的出來。

一比四還怎麼玩兒?

忽然之間,董貴覺得自己當初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跟楊瑞和老鄭談……就特麼是個錯誤。

他們之間的相識,是通過李星雲因為一次意外結識。

當時的董貴覺得跟他們倆緣分使然一見如故,而老鄭大手一揮直接在青島開店支持他的玉石生意,也進一步獲得了他的信任。

在此時此刻之前,他都認為倆人跟李星雲一樣,就是他命中的貴人。

事實也是如此,在通過李星雲認識了楊瑞和老鄭之後,他自己的玉石生意明顯比以前好了很多。

特別是青島這家鑫恒開張以後,這近一年的銷量比他之前四五年的總量還要大。

也是因為如此,他也才對共享珠寶這個項目充滿了信心。

隻要做起來,不光他自己的生意會被盤活,同時獲益的,還有在和田的同行,以及南方的那些玉石商人。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次來青島,楊瑞會給他帶來這樣的一條消息。

或許新加的兩位股東實力很強,但也正是太強了,才讓他心生忌憚。

如果是風投,那就可以公事公辦,有什麼問題談判就是了,關於股權以及公司的管理權上,大可以跟他們討價還價。

公司的股權不管怎麼變動,風投都不會占主導,所有權也不會旁落,更不會出現為他人做了嫁衣這種惡心事。

當然,如果風投的胃口的確很大,最終想要接手公司,那他們也會按照股份出具合理的價格。

一切都會擺在明麵上的收購行為。

即便他最後把公司賣了,到手的錢也會讓他覺得虧。

但是,這麼多強力的私人資本進入之後,很多事情就不好說了。

那都是楊瑞和老鄭的朋友,以董貴的為人很難直接開口跟他們說:咱們親兄弟明算賬,一切按照法律程序來。

那種話,作為強勢一方的楊瑞可以說,但作為一個“外人”的董貴,說出來就很不妥。

一旦引起楊瑞這邊人的反感,明麵上他們一定會同意,但是背地裏做一些小動作,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招架。

而且,當公司經營日久,在他們摸清了渠道,或者加盟的商戶漸多之後,他被踢出局的可能是最大的。

那種被架空然後踢走的結局,想想就讓董貴揪心,臉色能好了才怪。

這還跟被風投看中然後收購不同,那樣的話他還有既定的利益可得,而被架空踢走,很可能他連最基本的利益都沒有辦法保證。

完全是為人做了嫁衣。

隻是……形勢比人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