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的想法沒有太複雜。
從他們五個人裏選一個做法人,股份占比按照出資(技術)分配。
至於公司的主要管理人,楊瑞的意向是由董貴來做,荊超作為輔助,他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為主。
老鄭本意是想當個甩手掌櫃,隻當個出資人坐等分紅,但楊瑞卻不想讓他閑著。
怎麼說老鄭手下也管人管了多年,比起楊瑞自己的經驗都要豐富很多,哪裏會允許他啥事兒不幹?
跟武吳建斌和楊瑞比起來,老鄭也是最閑的。
“喂!楊瑞,你這麼安排不對啊,照你這麼說,我就是個閑人了是吧?”
聽說楊瑞居然要讓他參與新公司的管理,老鄭一臉的不樂意。
楊瑞卻說:“老鄭,你也別矯情了,你還能一直守著你的夜總會嘛?能有幹正事兒的機會,你還想清閑?你自己想想,以後你給人發名片,是共享珠寶這個項目的所有公司的老板有麵兒還是你那夜總會的老板有麵兒?”
楊瑞這麼說就很有蠱惑性了,老鄭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麼,卻發現他這話根本無從反駁。
吭哧了半天,老鄭才說道:“那你呢?你怎麼不參與新公司的管理?”
“我不是說了嘛,瑞和出技術然後管著平台的維護和更新,就這我也還得擴大技術團隊規模,瑞和那一攤子事兒,我哪還有精力管別的。”
有一點楊瑞也不好意思直說,那就是瑞和才是他的根本,他不可能舍本逐末。
跟董貴的想法其實差不多的,精力不夠隻是托詞,蓋因這個項目對楊瑞來說是有點大的,他自己吃不下,隻能聯合朋友們一起來做這件事。
那麼,到底誰說了算就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以楊瑞的性子,他是不喜歡去跟朋友爭什麼的。他知道,就算他要當共享珠寶這個項目的董事長,吳建斌、老鄭甚至荊超都一定會支持,不管董貴有什麼想法都沒用。
麵對共享珠寶,楊瑞是希望它能成功的,隻有它成功了,才能給瑞和帶來更多的資金。
但楊瑞也隻是想通過共享珠寶這個項目來給他更多的資金支持,卻並不想將其納入自己的懷中。
畢竟,相比於其他四個人來說,楊瑞的經濟實力是最弱的。
吳建斌就不用說了,他能直接拿出來的資金就有一千五百萬,還是在不影響他自己公司運作的情況下。
老鄭這一年也賺了不少錢。
荊超自己倒沒什麼,可他背後卻站著荊偉民。
董貴經年的老牌玉石商,盡管之前生意陷入困境,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
於其他自己出頭,還不如好好地經營瑞和,讓別人去當大腦袋。
這個大腦袋的最佳人選,楊瑞覺得非董貴莫屬了。
共享珠寶是屬於互聯網+的行業,卻也是跟珠寶行業掛鉤的,董貴作為行內的人,外人想要在珠寶這方麵忽悠他著實比較難。
加上這個概念本來就是人家先提出來的,他做負責人沒人會說什麼。
一個懂行的,總比外行人來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