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也要高出底價三百。
不過,李帥給公司的報價,卻從來都是底價為主,最高的也不會高出三百。
這一來一去,超出底價然後分成的比例,就從原來的五五開,變成了好的二八一九,甚至零十。
對於這種情況,瑞和總部想要監察卻是很難,因為隨著代理商數量的增加,整個兒事件被激增的業務量很好地掩蓋住了。
任何人在看了業務量和價格的對比之後,很容易產生的一種想法那就是——也隻有這樣低的價格才能促成這麼高的銷量。
卻沒有人會深究,原本公司的利潤應該更大的才對。
瑞和畢竟是家新公司,楊瑞同樣是個新嫩,它沒有完備的監察監管係統。客服也隻是針對技術層麵和意向代理商展開服務,並沒有對代理商實行回訪機製。李帥這一手欺上瞞下,若是一家規章健全的公司,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土壤。而他敢這麼做,也是看透了公司和老板同樣年輕啊。
法無禁止即可行。
但是,不管是人還是公司,總會成長的。
這一點李帥也清楚。趁著公司沒有監察機製,他可以肆無忌憚地做分層彙報,但是,如果公司現在就知道了他用這種玩兒法來侵占公司本應有的利潤,他也知道自己估計會吃不了兜著走。
本來,瑞和遇到麻煩,不管原因是什麼,李帥聽聞楊瑞讓他暫停業務,那極有可能是公司是“藥丸”的節奏。
從心裏說,李帥並不希望瑞和倒掉。
畢竟再找一家向瑞和這麼年輕,又有發展潛力,同時還能讓他有更多“收益”的公司並不好找。
可事實擺在眼前,公司倒不倒他說了也不算,並不是他不希望瑞和倒,瑞和就不倒了。
思量了一番之後,李帥也做了個決定,那就是不理楊瑞的指示,反正公司要倒了嘛,那麼他能多撈一點就是一點咯。
就在青島開始全麵收縮業務的時候,他反而加大了拓展力度。
在兩個月的時間裏,他又談成了四家代理商,當然,為了提高成功率,他沒有加價很多,但即便這樣,兩個月幾十萬的收入他還是到手了。
因為談的客戶多了,招待的費用自然也會隨之增加,本著蚊子腿也是肉的想法,李帥在報銷費用上免不了也會加一點。
這並不是他陣的貪得無厭,而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學過職場心理學的他,很清楚如果自己所做的一切一直天衣無縫的話,短時間內是沒有問題的,但時間長了,老板勢必會對自己越來越關注。
要麼,是盯著這樣一個優秀的員工,準備把他拎到台前當標杆;要麼,就會懷疑他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不管是哪一種,本身就有一些陰私的李帥不想成為站在聚光燈下。
適當地表現出一些“劣跡”、“缺點”,讓有心人都明白他也是個普通人才是最佳的隱蔽辦法。
虛報報銷費用,就成了李帥選中的那個法門。
作為一個駐外的銷售,李帥可以說任何一家公司的此類人員,多多少少都會存在虛報的問題,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在網上求購餐飲、住宿、燃油、交通發票的帖子。
但是絕大多數企業,對於這種情況隻要數額不是太紮眼,都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外派人員撇家舍業的在外奔波,那種辛苦是一般人很難想象的。
或許,隻有遠離家鄉在外打拚的人才能體會到個中甘苦。
李帥覺得,他所申請報銷的費用,都是有名目,有出處的,那月那日跟哪個代理商去哪裏,吃喝都是什麼,交通費幾何,後續的項目有什麼,都是明明白白條理清晰的,不僅如此,李帥玩兒的最漂亮的一手,就是請了這個客戶之後,跟他談成了多少額度的生意。
將數據擺在老板麵前之後,李帥相信,隻要楊瑞看到了,對比一下收入和支出,也就不會把他怎麼的。
當然,李帥也覺得反正瑞和就要倒了,他撈多一點也就無所謂了嘛。
不過,任何事情都會有意外發生。
在李帥眼裏時日不久的瑞和,居然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