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泡妞的學生時代(1 / 2)

江山代有流氓出,各領風騷幾十年。

流氓一詞究竟起源於什麼時候,我不知道,手邊沒有問纏碎海之類的工具書。所以不敢狂下結論,如果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流氓原指無業遊民,後來指不務正業,為非作歹的人。這後一個涵義應該是白話文以後出現的。而在七八十年代在大陸人們通常所說流氓,特指男女之間性關係上有問題的人。

與流氓有關的一個詞是“耍流氓”。但“耍流氓”並不是戲弄流氓,而是流氓戲弄別人。流氓的常用語是:我是流氓我怕誰?

中國古代三大頂級流氓是:呂不韋、劉邦、曹操。

呂不韋是當時出名的商人,他最拿手的本事就是用金錢知美女腐恂國家幹部,再利用他們為自己服務。

可以說呂不韋的“糖衣炮彈”攻關思想形成了後來流氓的核心思想。這一點,我們現在的很多幹部和公務員就做的很好,堅決貫徹了呂氏流氓精神的精髓。

至於曹操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後人稱其為“奸雄”,他的思想精髓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讓天下人負我”,由此可見其流氓精神理論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大有爐火純青之勢。

這裏我們重點來看一下劉邦的流氓生涯。

不讀書了,劉邦帶著鐵哥們盧綰整天在外麵鬼混。在沛縣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山村田野,大凡有劉邦在的地方,盧綰都會象一條狗一樣跟在他後麵,我們今天看到的常用成語“形影不離”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形容了。

此時的劉邦相貌堂堂,方臉寬額,鼻正口豐。更令人稱奇的是其身高已達七尺八寸(秦時的尺,一尺是二十三厘米,八尺就是一百八十四厘米。)對於體格普遍矮小的江南人來說,他這個身高已經是“亭亭玉立,鶴立雞群”了。

他沒有象武林高手一樣,拜過師學過藝,但打架的本事卻不小。這都與其天生高大魁梧有關。

有點本事,為人又豪爽大氣,很快他就在外麵就結交了很多酒肉朋友。當然,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打架喝酒也是常有的事。

解放戰爭時,是槍杆下出政權,而當時的劉邦在江湖上混時,是靠拳頭打名氣的。

值得一提的是,劉邦最開始的名字叫劉季,季在古詞中是最小的意思。當時生下他後,劉老爹當時以為他是自己最後一個兒子,便取了這個名字。

其實劉老爹把四個兒子的名字都取得很有特色。大兒子叫劉伯(伯是最大之意),二兒子叫劉仲(仲又通中,既中間的意思),三兒子便是劉季,因此,第四個兒子出生後,他隻好給這個兒子取了一個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