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邦事業上有所成就時,愛情的丘比特之箭也射向了他。
話說這天,沛縣來了一位不同凡響的人物,姓呂,大家都叫他呂公。據說此人是齊魯大地一個叫單父的地方的大地主,可謂富甲一方。但因為鄉裏一惡霸非要強占他的一塊風水寶地,惹出一段帶血腥的風波來。萬般無奈之下,呂公便舉家全遷來到了沛縣。
縣令一聽呂公來了,竟是親自來迎接,招待好後,二話不說,又派人安排最低廉的地皮最廉價的人工,給呂布建了一座豪宅。
這裏看官們肯定會有所疑問。這呂公除了有點錢外,還有什麼三頭六臂不成,居然讓縣令如此特別對待他。
恭喜你,還真被你說對了,這呂布雖然沒有什麼三頭六臂,但來路不小。因為他是縣令的救命恩人。
縣令小時很貧寒的糗事這裏就不多說了,反正當時做為鄰居的呂布給了縣令無私的支助。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如果當年縣令沒有呂公是不可能會有機會讀書走進官場的。
有了縣令幫助,呂公的豪宅很快建成了。
眼看呂公就要“喬遷之喜”了。縣令為了呂公的事,鞍前馬後的也費不了少財力物力,用句話說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雖然呂公送過幾次錢財給他,但他礙於情麵不好接受。
總不能做虧本的生意吧。縣令腦子一轉,一個大膽的想法油然而生。這事也不用跟呂公商量,便發出一封封供傳閱的函件。(和現在的請柬大概相同)
上麵的大致內容是:“要想跟呂公結識的人,無論誰都可以參加。”
他名義上是請沛縣各名望之士來呂家做客,實現上是叫他們主動送些錢來。試想想,人家喬遷之喜,你會空著手來麼?呂公收到錢後,自然會來“孝敬”自己了,到時候他便可以堂堂正正的收下了。
估計現在很多高官們都很好的繼續了縣令的“廉潔作風”精神,平常你有點事去找他們辦,提著水果之類的東西,高官們會連忙拒絕(其實是沒放在眼裏),大有深惡痛絕之意,口中連呼“為人民服務”不需要這樣之類的話。
再一轉眼,今天是高官的生日宴,明天是他老母的壽辰宴,後天又他兒子的升學宴,總之,各種五花八門的宴席,官大壓死人,前去光臨的人自然絡繹不絕,錢財便如滔滔流水滾進他的衣兜裏。
既然縣令如此看重的人物,地方上的官員及名望之士自然不敢怠慢。於是,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喬遷之喜那一天,賀客如雲,每個來呂宅的人都提著一個重重的箱子,箱子裏都裝著白花花的銀子。
蕭何雖然不是什麼“攀龍附鳳”之輩,但“人在官場,身不由已。”縣令的麵子,他總得給。
心思細密的蕭何不但自己去了,還及時通知了劉邦。按蕭何當時的心裏想法是,這小子要想早日出人投地,就必需多結交一些官場大人物。
去就去,劉邦大有光腳的還怕穿鞋的氣勢。隻是,和別人不同的是,別人都是提著箱子去的,而他卻是兩袖清風。
其實這裏不說,大家也明白,經常吃喝嫖賭的他,那點薪水哪經得起他幾下子揮霍呢?也正是因為他的大手大腳,他常常是當月就已把下個月甚至下下月的薪水給提前用了。幸虧當時還沒有“預支”工資製度,否則,劉邦隻怕第一月就要把全年的薪水都預支完。
這次雖然說他走的匆忙,忘了帶錢,就算他想帶錢,也沒錢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