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邦躲在深山整天不見天日時,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對劉邦來說推波助瀾的大事。
這事首先得從一個最低層最普通最地道的農民說起。
這個農民姓陳名勝字涉,陽城縣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民。如果不是秦二世元年那次征民兵到漁陽守邊陲,隻怕他將永遠守在那個小山窩裏默默無聞的過一生。
但秦二世的一道詔令,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陽城接到皇帝的征兵詔令後,全縣人民頓時陷入一片混亂。誰都知道,被征去的人大抵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複返” ,也不知道何年馬月才能再回來。
但當時被選中的人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由不得你做主。
陳勝也在被征行列。他身強力壯又識文斷字,和吳廣一道被命為屯長。於是,在兩名將慰的監督下,帶著九百多人向漁陽進發。
如果路上不出什麼意外,隻怕這批千萬批守邊疆的義兵中的一批,將成為曆史上的匆匆過客。
然而,老天卻偏生降大任於他們。
都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陳勝帶領的這批隊伍才走了幾天的路,到了一個叫大澤鄉時,天變了。
反正那時也沒有天氣預報,沒有征兆的傾盤大雨就這樣下來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天經地儀的事。原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隻是這一次
有點特別,這雨一下連著幾天都沒有停的跡象。
這下可苦了這群去守邊關的義兵了。此時淋點雨著點涼倒也是小事,關鍵是這大雨一下,誤了行程,是要殺頭的啊。
這雨下了約摸半個月,陳勝掐指算來算去,以後就算一天不歇一刻不停也不能按期到達目的地了。
“這可如何是好?”陳勝的眉頭幾乎擰成了一團,他和吳廣兩人商量了良久,最後兩人對掌一拍,兩個手掌心都寫著一個大大的“反”字。
是啊,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反正都是一死,還不如反了,大不了死的轟轟烈烈……
陳勝吳廣堅定“革命”的信念後,便馬不停蹄的做一些準備工作。
以他們兩個的聰明才智,是不可能直接對眾人說:“我想造反!”
這樣肯定不太妥當,一來顯得太唐突,二來還不知道眾人是否真有反叛之心。弄不好,還沒革秦朝的命,就先把自己的命先革了。
“得造一點神秘感來才好。”陳勝不由思索起來,不久,一絲笑意襲上了他嘴角。
於是乎,接下來出現了兩件怪事。
第一件怪事是,一大清早廚師剖開一條賣來的大魚時,從魚肚子裏挖出一塊白絹來,一塊最普通不過的白絹。
隻是,這樣一塊最普通最尋常的白絹上卻寫著三個極為不普通不尋常的字:“陳勝王”。
眾人見後無不暗自心驚,誰都知道大雨誤程的事,他們的心思也和陳勝吳廣一樣,已生“反骨”,此時自然認為是神仙授意。
第二件怪事是,當天夜裏,東邊林子中一個大祠堂,斷斷續續,隱隱約約傳來似狼非狼似狐非狐的怪叫聲。
大楚興,陳勝王。
這六個字是夜卻飛進了每個人的心扉裏。
他們都是屬於亡楚出身的人,這兩句話的意思再通俗易懂不過了:楚國即將興旺,陳勝就要為王啦。
這裏不得不佩服陳勝吳廣。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功,這兩件事雖然多費了些神,尤其是後一件事,吳廣一夜躲在祠堂中學鬼叫裝狐嚎,累的夠嗆。
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收到的效果是很明顯的:一竿見影。
第二天,眾人再看陳勝時的眼中已多了幾分敬意(可惜當時沒有MM在場,不然,肯定多了幾分柔情)。
你把事情弄的越神化,別人就對你越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