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和盧綰結為把子兄弟後,他馬上就領略到了結為兄弟的好處,因為從此以後十餘年的寒窗苦讀生涯中,他爹沒有交過一分錢學費,都是盧老地主給付的。(還有那個劉交也是白搭的)
劉老爹開始還過意不去,後來就理所當然起來。用盧老地主的話來說,我家綰兒既然和邦兒是兄弟,就是一家人了,還講什麼彼此。
劉邦後來粗粗地算了算(他數學不好,也不知道少算了多少),為此至少為家裏節省出蓋一棟樓的錢出來了。因此,他常常這樣感歎,我小時候和盧綰這一“拜” ,拜的真他媽的有水平,有情操,有內涵……(靠,扯遠了)
挫學後,劉邦走上了流氓這條光明大道,他和那些一起混的狗肉朋友都稱兄道弟的,雖然再也沒有領略到盧老地主那樣的好處來,但平常打架鬥毆,劉邦高呼一聲,兄弟們便提著家夥浩浩蕩蕩地湧到他身邊來,那架式你看看當今的黑社會的火拚就知道了。
可以說,劉邦就是靠拜把子,發家致富最終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此時見項羽已中了他的“糖衣炮彈”,自然不會錯過機會,也顧不得堅韌的地板,“撲通”一聲,先跪在地上再說。
可憐的項羽畢竟年輕,哪裏知道劉邦有這麼多“拜把史”,眼見比自己大14歲的劉邦可憐惜惜的跪在地上,他如果不跟著跪下去,良心和道義都說不過去吧,再說,還有這麼多項氏集團的員工眼巴巴地在看著呢?
於是,兩人設案焚香,拜天拜地對拜(暈,這好象是結婚的禮儀),然後對天起誓,還是劉邦說的口都起繭的那幾句老掉牙的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隨後傳來這樣一段音樂:
這一拜
春風得意遇知音
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這一拜
保國安邦誌慷慨
建國立業展雄才
展雄才
這一拜
忠肝義膽
患難相隨誓不分開
這一拜
生死不改
天地日月壯我情懷
……
隻是令人譏刺的是,兩人成了拜把兄弟後,項羽隻活了六年,到了31歲時就在烏江被拜把兄長劉邦逼的自殺身亡。而比項羽大14歲的劉邦同誌死時那可是活了好幾十年才老去。
什麼“同年同月同日死”統統都見鬼去吧。
由此可見,當時劉邦和項羽結拜兄弟,純粹是戰述上的需要。他那時勢單力薄,而項梁項羽兵強馬壯,先借項羽這棵大樹乘下涼,伺機再一展抱負。
就這樣,劉邦拉攏了項氏集團的少懂事長,又見項氏集團是個值得期待的潛力股,自然把自己的股份投進去了。
隻是他投入股的資金雖然少,收獲卻一點也不比另外幾個大股東陳嬰、英布小。而且他的股份是不動股,嬴利了就分紅給他,沒有嬴利與他無關,他的股份還是原封不動的在那裏,最為特別的是,他還擁有隨時撤股的權力。(想什麼時候撤就什麼時候撤)
劉邦同誌自加入項氏集團後,什麼事也不用做,整天就是看看股份漲跌情況,吃香的喝辣的睡軟的,那日子可是過得消遙之極。
結拜的好處有這麼多,難怪後來很多人都學劉邦動不動就搞個什麼結拜主義,看來這一招是無上法寶,古代通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