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料事如神用計如神的諸葛亮發出這樣無奈的感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由此可見老天真要想幫誰,還誰也別想動他。
這不,開篇我們就說過,劉邦本來就是赤帝下凡,此時如果老天不幫他,那他就一定是個假赤帝了。(義帝怎麼能這麼早就死呢)
請注意,這時就算要老天來幫他,但劉邦必需用一句開場白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司馬懿當年眼看就要被活活燒死了,是抱著兩個兒子,哇哇大哭地說道:“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
然後正哭泣間,突然狂風大作,黑氣漫空,一聲霹靂響處,驟雨傾盆。滿穀之火全給澆滅了。
注意司馬懿說話的語氣,一定要哭,一定要很悲傷的樣子,否則這一招就會不靈。
劉邦自然也不例外,按時間推算,司馬懿說不定還是從劉邦這裏借鑒過來的呢!
“蒼天啊,難道我將葬身於此地麼?”劉邦長歎一聲,淚如雨下。
恩,就這一句就足夠了。
接下來老天開始發威了。原本賊亮賊亮的天空,突然變得灰暗灰暗起來,接下來就是狂風大作,樹搖枝折,亂石紛飛,人馬都站立不穩。
接下來就很簡單了,劉邦就借著狂風烏雲的掩護逃出了楚軍的包圍圈。
OK,第一難順利通過。
接下來看他的第二難。
其實在官場上或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幕,一些很會拉關係的聰明人在找當官的人辦事時,通常會這樣說:我是某某某領導的親戚(其實壓根兒八輩子就靠不上血緣關係,或者連自己都不認識,隻不過聽說過名字而已),這件請你幫幫忙忙通融通融。那們當官的礙著某某領導的麵子,大手一揮,這事就給你特事特辦給辦了。
其實這便是說話的技巧。
而這一招的來緣按曆史來推,可能要數劉邦同誌最先用了。
劉邦借著狂風的掩護下成功突圍後,身邊的人馬又減了大半,隻剩下幾十個了。他一口氣奔出十來裏路後,天空已經恢複了常態。
這時候我們隱隱可以聽到劉邦得意的哼著歌:
“桃花也紅了
心情也好了
冰封的情感
請解除冬眠
風也變暖了
雲也變淡了
往事已飛了
飛過那忘川
……”
然而,劉邦的歌聲很快就被一陣淩厲的馬蹄聲掩蓋了,他回頭一看,嚇的差點沒從馬上摔下來,我的媽呀,又有一隊楚軍追上來了。
先前,天兵天將已經相助過他了,這時隻能靠自己了。
劉邦不愧是老江湖了,關鍵時候充分發揮了其YD的流氓作風,他朝那飛奔而來的楚軍頭頭大聲叫道:“我說那位英雄,我可是認識你的,當年我親眼看見你在戰場英勇殺秦軍,那叫一個玉樹臨風,那叫一個風流倜儻,那叫一個風姿綽約,那叫一個……”(其實他壓根就不認識他)
那將領一愣,想不到自己一直默默無聞,居然連大名鼎鼎的漢王也知道我,眼看他沒完沒了,當下發話了:“你到底想說什麼,直說了吧。”
嘿嘿,劉邦僵硬的臉上擠出一絲笑意,心一橫就說道:“我說這位英雄啦,做人要HD,現在我隻剩下這幾十號人物了,你就放我一馬吧。”
那將領不知是真被他的話打動了,還是見他可憐兮兮於心不忍,總之他猶豫了一陣,最終咬咬牙,掉轉馬頭去了。
就這樣,劉邦僅憑三言二語又為自己化險為夷,成功的度過了第二難。
至於那位將領究竟是誰,這裏沒有必要去調查了,反正我們知道他是一個無名小卒就行了。
雖然他過了兩難,但第三難才是真正磨,在說第三難之前,還得說一個小插曲。
劉邦在逃命過程中的一次超級豔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