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議和陰謀(1 / 2)

就在韓信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時,劉邦也沒有閑著,他一麵派人不斷去催促韓信來進攻楚軍。一麵派使者拿著印綬火速到英布處,封他為淮南王,令他赴九江去截斷楚軍的後路。

而彭越此時卻小動作不斷,他繼續在楚軍腹部進行“殺人放火燒殺搶劫”的流氓勾當,使得楚軍的糧草告急,他功不可沒。

看到這裏,我們就會深切的提會到當初張良三步走的計劃是多麼的明智啊。關鍵時刻,他提到的韓信、英布、彭越三人都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劉邦不但積極去聯絡各大王來相助。而且還天上掉陷餅,來了一隻三千多人的貉族的騎兵。

這隻騎兵的到來完全歸功於陳平。因為這群貉族騎兵的頭頭就是一個郭逸的漢人。

這郭逸從小和陳平是同一村的,從小是好朋友。長大後,郭逸跟隨父親到洛陽做起了絲綢生意。那時北方的貉族人拿寶馬和銀器去換絲綢品,而我們的郭逸同誌強就強在一臉上,他長的那可不是一般的帥,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帥呆了酷斃了。

因為帥,他被貉族人一個郡王看上,於是強行把他招為上門女婿。後麵的事情就很簡單了,相信大家都猜得到了,郡主死後,他便成了代替郡主的位置了。

而恰巧這一年郭逸回家探望老母時,聽說陳平在劉邦軍中很是風光,就來看看,這一看不打緊,就看出了情緣來。在陳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下,郭逸最終決定帶領手下幾千騎兵來支援。

果然他的數千名英武高大的騎兵的出現,頓時給劉邦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

和吃了定心丸的劉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項羽的窘態。

他非但沒有定心丸吃,而且連米飯也成了一種奢侈。

這個時候項羽糧草徹底用完了,後方糧草在彭越的不斷破壞下又供應不上來,吃飯成了擺在楚軍麵前的第一難題。

無奈之下,楚軍隻好學紅軍二萬五千裏的長征精神,吃野草,吃野果,吃樹皮,吃牛皮,凡是能吃的東西他們差不多都吃了。

但就在這個絕境中的時候,劉邦的使者侯公到了項羽營中,居然是來議和的。

項羽此時就象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如果不是礙於身份和條件不充許,隻怕當時就要抱著那侯公的腳叫親爹了。

原來早先的時候劉邦就曾陸賈到項羽營呂說議和的事,當時龍且的死正打了他,而且他正在派人做韓信的工作,因此,還沒等陸賈開口就把他從來哪轟到哪裏去了。

但此一時彼一時啊,韓信堅持不肯歸降於他,此時又糧草已盡,士兵軍心渙散,議和無疑是最好的辦法了。

見了侯公,項羽內心雖然有點激動,但表麵上卻裝的很鎮定,他不冷不熱的對侯公說:“漢王派你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