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又做恍然大悟狀:“是啊,魯人對項王的感情太深了,在他們心裏肯定一直都不相信天神一般的項王會死去,現在隻要拿著項王的人頭給他們盾,就可以絕了他們的心,令他們乖乖地出城投降。
待劉邦的大軍重回到魯城城下時,此時城門已關。魯王依然站在城牆上,他並沒有對自己的空城記能嚇走劉邦而沾沾自喜,相反,他已令手下的士兵做好了最後鬥爭到底的準備了。
然而漢軍來後,並沒有急著攻城,而是叫兩個漢兵拿著一根長長的竹蒿,竹蒿上掛著一顆血肉模糊的人頭,卻不是一代西楚霸王項羽的人頭又是誰的。
魯王見了項羽的人頭,不由淚水滾滾而下,其它楚軍也同樣淚如雨下。
刹那間,他們思想上的依靠土崩瓦解。
這時劉邦就站在城下發話了:“隻要你們投降了,不但可以免除死罪,而且還會厚葬項王的。”
本來魯城的楚軍對自己的生死看不那麼重要的了,換句話說,他們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但“厚葬項王”四個大字打動了他們的心。
他們既然忠誠於項羽,如果現在因為他們,卻不能入土為安他們又於心不忍。
於是最終他們還是打開了城門。
劉邦進城之後,實現了他的諾言,厚葬項羽。
出殯這一天,天空下起蒙蒙細雨。劉邦在裝著項羽屍首的棺木下葬前,麵呈悲色的宣讀了祭文。
摘錄一段如下:“追思懷王在日,我與你結拜為兄弟,雖無血肉之親,卻也同戰秦人,共過生死。且大王拘太公不殺,虜呂後不犯,供養軍中,整整三年,此番盛情,動人心扉。如大王地下有知,也能領悟我一番祭奠之意……”
他的長篇悼詞今了足了足有半個小時候之久,等他念完了,眾人還來不及舒一口氣,老天似乎也被感動了,傾盆大雨隨及落了下來。
劉邦這下動了真感情,真才實幹的流了回眼淚。
為此劉邦下了一道詔令,凡項氏全族一律免罪。
這裏還要提一下項伯,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在項羽大敗時,他就已腳底抹油,全然不顧侄兒的安危,跑到張良營中獨自去偷歡去了。後來他被劉邦封為身陽侯,賜姓劉氏,這下總算心安了,連祖宗都給改了。
一切的一切就這樣結束了,楚漢相爭就此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是非恩怨都成空。
據說而每當陰天之夜,穀城的項王墓地總會有劍影在閃。
有詩為證:“茫茫愁,浩浩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鬱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