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目標直指韓信(1 / 2)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

項羽死後,天下英雄都歸附劉邦,至此,天下歸一。劉邦帶領文武群臣回到了定陶。

在《三國演義》中有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當時參加“論英雄”的隻有曹操和劉備,當曹操說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時,身陷囹圄的劉備嚇的大驚失色,手中所執匙箸掉落於地,最後還算他機敏,借雷閃之故而掩飾了自己的失態。

而劉邦到了定陶後,也來了一次月夜煮酒論英雄,隻不過這次青梅煮酒的隻有他一個人,沒有任何人參加罷了。

圓月當空,劉邦獨坐在後宮的木藤架下,一張石形小大理石圓桌。桌子上點心幾盤,美酒一壺。

侍女為他斟好酒後, 垂首靜立於劉邦身邊。

劉邦朝侍女揮了揮手,侍女便識趣的退卻了。他端起桌前的葡萄美酒一飲而盡,並沒有喝下美酒後的陶醉感,相反,臉上的陰鬱之色更濃更密。

他抬起頭望著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良久,突然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下英雄,今夕是何人……”(剽竊啊剽竊)

天下雖然大勢已定,但此時他的心裏並沒有感到輕鬆和快樂。

他深深地體會到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這句話。

此時此刻他突然想到了韓信。

在他的心裏,論天下英雄,以前隻有他和項羽,但項羽死後,韓信代替了項羽的位置。

韓信的才華和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在平定各諸侯的戰役中他東征西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再厲害的英雄在他麵前也不堪一擊。而且在下垓同項羽最後大決戰時,正是他的“十麵埋伏”,讓“孤獨求敗”的項羽徹底領會到了什麼叫“孤獨求生”的痛苦滋味。

他的軍事才華放眼當今天下是誰也無法比及的。

項羽死了,而韓信卻還活著,這令劉邦犯難了,他現在的兵權還被這個最具威脅的人掌握著,怎樣奪回兵權是當務之急。

通過這次“月夜煮酒”論英雄後,劉邦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馬上召來張良和陳平進行了一次三個人的密謀。

因為是在密室,這次對話的真實內容我們已無從得知,但是我們隻要明白他們的話題都是圍繞韓信在進行就足夠了。

當然,事後討論的結果是,劉邦並沒有直接叫人去捉拿韓信,直接叫人去砍他的人頭。而是實行了“明升實降”的調令製度。

其實當時劉邦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試想想,下垓一戰,劉邦把手中的兵權全權交給了韓信,並且在他深思熟慮的“十麵埋伏”下徹底打敗了項羽。

人家立了大功。如果你直接去幹掉他,非但於天下人說不過去,萬一那韓信怒而造反那就是引火上身上了。

因此,來硬的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好辦法。因此劉邦采納了張良和陳平的建意,慢慢的剝削韓信的權力,一點一點的把他剝削的隻剩下骨頭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