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念其當年兄弟之深,自然毫不猶豫就收留了他。
然而,在追輯鍾離昧的通告鼓誘下,有極個別知情人士為了功勞就到劉邦那裏告狀。
這下劉邦自然就要韓信交出鍾離昧來了。
韓信知道有人告發他了。但他此時顧及兄弟之情,還是不願意獻出鍾離昧的。他知道劉邦那裏還無證據,於是說自己這裏並沒有鍾離昧,如果不信可以來調查。
劉邦當時確實無憑無證,但通過這件事,他對韓信更多了一分疑心。
前麵已經說過,他月夜青梅煮酒論英雄時,認為天下的英雄除了自己之外,唯項羽和韓信耳。
項羽已死,韓信就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了。於是又是搶他的兵權,又是調換的他的封地,如果不是怕堵不住悠悠眾口,他還真想直接就把他哢喳掉了,這樣天下就太平了。
然而,劉邦畢竟聰明人。他知道做事情隻能一步一步來,就象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一樣,如果把韓信逼急了,一旦拉起反動的大旗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把韓信降為楚王後,劉邦的心裏才略感坦實點。
然而,此時韓信窩藏鍾離昧的事又讓他寢食難安。他心裏就捉磨啊,韓信這小子是不是真想造反啊。
當然,他沒有直接派人到韓信府上去查,既然人家有心窩藏,就算你派兵去查也查不出什麼來,這樣還會導致君臣關係直接惡化,這肯定不是聰明的劉邦的為人處事方法。
他選擇了一個個很隱蔽也是最穩妥的方法,那就是密秘調查。
這就內似於一些江湖收集情報的組織一樣,他派了一些人去監視韓信的一舉一動。
不過這幾個搞偵探的人還真不是一般的人,“飛簷走壁”的本事沒有,“尋花問柳”的事情卻逃不出他們的千裏眼和順風耳。
因此他們密切監製韓府很久也沒能打探出有關韓信造反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的情報來。倒是韓信偶爾到外麵泡妞的事被他們弄的一清二楚。
這些男人的私事沒有多大的利用價值。就在他們認為無法向劉邦交差時,機會如期降臨了。
每月十五,韓信都要出巡一次,這幾個偵探一聽就來神了,他們分工細密,記錄的記錄(內似於現在的文秘幹的工作),攝相的攝相(限於當時條件有限,用手繪來拍攝實景),采訪的采訪(哪裏MM多就往那裏擠)。
不知道他們是用了什麼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許是把劉邦當年在鹹陽見到秦始皇的出巡背景剪切下來一部分做拚湊的吧。反正通過事後的錄相回放,韓信這次出巡的歸模和氣派一點都不比秦始皇那次小。
當時劉邦也沒有親眼目睹韓信的出巡,敘述和畫麵錄相全由那幾個偵探來負責。因此,其中的水平和技術成份有多少,那就看他們的電腦水平和一張嘴能吹起多厚的牛皮來了。
當年秦始皇那次出巡可是震了劉邦的,從那以後他有了一個偉大而祟高的理想:那就是想做秦始皇那樣的一國之君。
因此,當此時已做在皇帝寶座上的劉邦,看到一個小小的楚王出巡場麵和規模居然可以和秦始皇和自己相比了,你說他心裏能好受嗎。
那些偵探這時作出了總結性的發言了:看來那韓信確實是有造反之心啊。
這樣劉邦就把文武群臣招來議論這件事了。
這下那些文武大臣個個主動請纓,口號一致:朗朗乾坤,清平世道,那小子居然想打劫,臣等願帶兵去討伐。
麵對群臣一浪高過一浪的請兵願望。劉邦自然很是高興了。他正要指定一個人成為出征的大將時,這時陳平給及時止住了他。
他說論行軍打仗連戰神項羽都不是韓信的對手,現在朝廷中又有誰是他的對手。再說人家還沒有反,這樣派兵去不是逼人家造反麼。
劉邦被他說動了,取消了直接派去攻打的念著。但他心裏一天不除韓信就一天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