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情
雪中情
寒風瀟瀟
飛雪飄零
長路漫漫
踏歌而行……”
此時已是十一月了,大雪越下越來勁,漢軍這下終於提會到了金庸《雪山飛狐》中的“雪中情”。
然而,雪中情的美妙感覺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這種感覺馬上就被大雪的寒冷和壓迫感所吞沒了。
中原人哪裏遇到過這樣寒冷的天氣,凍的爛額焦頭,手腫如包,有的連兵器都拿不穩了,更別說打仗了。
這個時候劉邦在城裏也沒有閑著,那就是暗暗的反複進行兩種祈禱:
1、老天趕快停止下雪吧。
2、那個遭千刀的狼王冒頓這個時候千萬別來和我們打仗噢。
劉邦就是劉邦,他不愧為天子,所謂天子表意上來理解就是老天之子。既然是老天的兒子,他的祈求當然湊效了。
第一條的雪雖然還沒有停,但冒頓卻在幾十裏外停住不前了。
此時天寒地魄,漢軍不適應這般寒冷的天氣,個個都和寒冷作鬥爭,如果打起仗真是凶多吉少,而在大好機會麵前,這個心狠手辣的冒頓怎麼就突然裹足不前了呢?
劉邦感到的很奇怪,於是他就派了已被他重用的劉敬去打探虛實。
雪停了,風好小了,天空也變亮了,然而好幾天過去了就是不見劉敬回來報告消息。
劉邦可就坐不住了,總不能在這冰天雪地中長期住下去吧。又冷又餓喝西北風啊。
說實話,這時他真的渴望能和冒頓好好打一仗。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前進去尋找匈奴士兵和他們進行決戰。
沿途的匈奴百姓見了漢軍就象老鼠見了貓,嚇的非躲即竄。
膽小如鼠,一足為慮嘛。
劉邦不由對匈奴人多了幾分輕敵之意。沿途不時有紮過帳篷燒過火的樣子,這下劉邦更斷定匈奴人是怕了還撤軍了,於是更加放心去追擊匈奴士兵了。
當他們到達廣武時,這才碰到姍姍來遲的“探子”劉敬。
此時的劉敬已變得蓬頭垢麵,他跪在地上對劉邦說:陛下,臣以為不宜再進攻啊。
劉邦自然要問為什麼了。
劉敬就說了,他說他這些天至匈奴軍軍營中見到的都是老弱病殘,他們個個象弱不禁風似的,這和驃悍勇猛的匈奴人哪裏有一點相象呢?因此臣認為這就可是敵人的誘敵深入之計。
此時劉邦正追的興頭上,他正為自己馬上就可以全殲“膽小如鼠”的匈奴大軍而躊躇滿誌,此時非但聽不下劉敬的建意,反而以“妖言惑眾”為由把他給抓起來了,並且派人把他從戰爭的最前線直接送到廣武的黑深大牢裏去了。
劉敬不由淚水漣漣,他發出了這樣一聲歎息:“陛下啊,我們這一見是永別麼?”
被劉敬這麼一攪和,劉邦一惱怒之下,更加變本加厲的提升了進軍速度。騎兵在前,步兵隨後,行軍過程當真層層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