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稱號。什麼“黑白雙煞”,什麼“江南七怪”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大俠們一般都有屬於自己的綽號。而綽號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你的名知度。
這不,這裏就得提一個特別的名號——“商山四皓”。
這“商山四皓”顧名思義,肯定是四個人的組合,他們雖然不是江湖上一等一的大俠,手上功夫雖然不咋的,但肚子裏的學問可就隻能用“博學”來形容了。
戚姬策動廢立太子的事情雖然末果,但取得局部勝利後的呂後並沒有放鬆警惕,
她對朝中重臣很是重視起來。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每一位重臣她都會去爭取去拉攏,對於支持她的大臣,她會感恩戴德。(她不顧自己太後的身份和地位給周昌下跪就說明了這一點)
而對於不聽她的話的人,她就會千方百計去除之以絕後患。(韓信和彭越等人就是被她認為的“危險股”而直接給哢喳掉的)
當然,朝廷除了聽話和不聽話的人,還有一個特殊的人——張良。
自從劉邦奪得天下後,張良就歸隱家中練“僻邪劍譜”去了,至於揮劍自宮那就沒必要了,因為他練功的目的就是為了明哲保身。
他那把老骨頭,還想真練成絕世武功,那隻是癡人說夢吧。但為了能保住性命,練功對他來說已是別無選擇的最佳的辦法了。
廢立太子的事出現後,呂後把目光鎖定在了這個極有份量,而且又很“懂味”的明白人身。
她向張良去求救太子該如何才能“明哲保身”的求救之道。
張良本來已是兩耳不聞朝中事,一心隻練聖賢功。但麵對呂後的苦苦糾纏,他被逼的得已,隻好說了這樣一句真心話。
“能阻止陛下廢立太子的事,有四個人可以去請。”
隨後他說出了這四個人的名字:東園公、綺裏季、夏黃公,角裏先生。據說此四人都年逾八旬,長的童顏鶴發,仙風道骨,象是世外神仙般非同常人。
據說當年劉邦曾派人去請這四個人下山來助他,但都遭到了拒絕。
呂後被張良的點拔茅塞頓開後,便決定親身去請“商山四皓”下山。
於是,隨後《三國演義》的中的三顧茅廬的故事提前上演了。呂後厚好重禮,先後三次上商山,終於憑著RMB效應和一顆真誠的心打動了這四個世外高人,呂後三顧商山,終於抱得四位仙人歸。
就這樣,太子身邊擁有了“商山四皓”組成的強大智囊團,實力和地位得到了大大的鞏固。
因此,麵對劉邦的出招。呂後就找到太子身邊這四人組成的智囊團問該怎麼辦了?
四人馬上就給呂後支了招。
呂後自然言聽計從,先是提著一碗熬好的雞湯來到劉邦的身邊,然後極盡溫柔體貼之能事。
“今天太陽是打西邊出來吧。”劉邦也不禁對呂後的溫情弄得二丈摸不著頭腦了。
呂後表演了“恬適你的溫柔”後,再借機提起太子出征的事來。而且按照商山四皓的吩咐,隻說了幾句就放聲大哭起來。
“盈兒還,而且也從來沒有打過仗,你叫他帶兵出征不是逼他往絕路上去嗎?”
事實證明,眼淚彈是這個世界上征服男人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麵對呂後滔滔不絕的淚水,劉邦隻好乖乖地投降了。
“既如此,還是我親自去帶兵去出征了。”劉邦說完這話時,呂後破涕為笑,高興的抱著劉邦又親又啃,全然不顧自己的粗嘴厚唇磨在劉邦的臉上,要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OK,在這次劉邦和呂後的“暗鬥”中,呂後又一次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