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怒劍狂花(1 / 2)

英布自從被逼著起義造反後,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出發前,為了活躍氣氛,鼓舞軍中士氣,英布首先宣讀了出發前的口號:“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

也許是他的口號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眾士兵一時間熱血沸騰,跟著附合道:橫眉冷對漢王情,怒向花叢妥MM。

“隻要跟著我幹,麵包會有的,MM也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英布給了眾將士們一個出發前的承諾。

這對士兵來們來說,已經足夠了,OK,出發。

他首先選擇了東邊最弱的劉賈進攻。

事實證明,英布的出發點選擇還是很不錯的,這劉賈看似馬屎麵上光,但肚子裏哪裏有一點真才實學呢。

因此,英布的大軍很快就勢如破竹般殺到了吳地荊王之地。劉賈打仗的本事沒有,但逃命的本事卻是很高的。

他很快就逃出了英布的包圍圈,然後荒不擇路之下,他帶著幾個親信逃到了一片荒涼的墳地裏。

就是這樣,成了劉賈最終的歸宿地了。

晚上,自感無顏回去見劉邦的劉賈,乘陪同他的幾個親信睡著之際,開始練習上吊之術,結果順利走向了人生最的殿堂——天堂。

英布旗開得勝之後,馬不停蹄地揮師渡過淮河向楚國殺去。

劉邦稱帝後,本來是立封韓信為楚王的,但後來因恐韓信功高蓋主,在陳平的妙計下,借用狩獵之名擒住了賊王韓信,奪去了他的楚王之職。

後來劉邦最小的弟弟劉交成為了楚王。

這個劉交想必大家還有印象,他是當年班上三個學生中的唯一的“三好學生”。

但最終勤奮好愛的“三好學生”劉交還是回到家裏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當了一介農夫。而YD的劉邦經過流氓的洗禮後,最終站在了革命的最前線,並且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戰勝了不可一世的項羽,最終成為一國之君。

以致於劉邦後來用這樣的打油詩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書不在多,能讀就行。學不在深,識字就行。斯是流氓,唯吾獨尊……

在劉邦的提拔下,劉交一下子由老農升格為楚王,可謂事來運轉,飛黃騰達。

因為從小就喜歡讀書,當了楚王後,劉交不用再象以前那樣,整天在田地裏幹活做事了。空閑時間多了後,他除了泡妞之外,就是整天抱著兵書研究行軍打仗的事。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活到老學到老。

正在這時,驟然聽聞英布的反軍的到來了,劉交一番冥思苦想後,決定兵分三路去迎敵。

他這樣安排是有根據的,君不見兵書上有雲:兵分三路,可以彼此呼應,取各出奇製勝的絕妙效果。

可以說劉交對兵書了解的還是比較透徹了,但他同時也忘了一句很重要的話:盡信書不如無書。

試想想,英布那是啥人物,他和項羽一樣,都有萬夫莫當之勇。對於兵力本來就不多的他來說,兵分三路,讓自己的實力進一步削弱了,。

隻要英布的大軍積中火力擊敗了劉交三路大軍的其中一路,那麼其它兩路大軍就會不戰而敗。

可惜當時的劉交隻懂得一點表麵理論的東西。哪裏知道用兵的精髓之道。於是很快提會到了兵法上的另一句術語:兵敗如山倒。

英布積中火力,擊敗了劉交布好的“三龍陣”的中路軍馬,其它兩路果然不敗就崩潰了。

就這樣,英布幾乎沒有費什麼周折就取得了第二次大勝利。

就在英布乘盛將要再度出擊時,這時劉邦的大軍終於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對絕終於要展開了。

公元前195年10月,英布和劉邦的大軍在蘄縣西部相遇。

不是冤家不聚頭。英布早就盼著和劉邦決一死戰了。因此,他馬上就擺出決戰的態勢。

而劉邦那是何等人物,他查顏觀色後馬上決定:堅守不出。

你不是急於跟我決戰麼?我偏不給你打的機會。

劉邦的軍隊不遠千裏而來,正疲憊的很,他把軍隊退守在庸城。

既然你守我就攻好了,麵對劉邦的堅守,英布也不是吃素的,他馬上學著項羽當年對付劉邦的絕招,用三法統軍布陣來攻城。

就象小李飛刀中的所描寫的那樣:飛刀,又見飛刀。

於是乎劉邦還以為項羽又重生了呢?這樣一來,他更加不敢出戰了。

就這樣,英布雖然布了三法統軍的陣法,但對劉邦來說,就象對牛彈琴一樣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英布決戰又沒有決戰的機會,強攻又強攻不下,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

兵法有雲:一氣而盛,再氣而衰,三氣而遏。

兩軍相恃了一段時間後,養精蓄銳的劉邦,終於乘城下英布疏於防備時,來了個突然襲擊。

連續多日劉邦都閉門不敢出戰,英布本以為劉邦嚇破了膽,哪裏料到他會突然來進攻。於是乎,麵對鋪天蓋地而來的楚軍,他很快就隻有退的份了。退了一陣就到了淮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