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英布後,至此早期封的王已差不多都被劉邦給弄掉了。隨及,劉邦把目光停留在了漢中三傑中的蕭何、張良、韓信三人身上。
漢中三傑,韓信論行軍打仗的本領無人能相比敵,但在“明哲保身”上卻和蕭何和張良相差太遠。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三人在第一輪PK賽過後,韓信就不出意外的第一個被淘汰掉了。(連降三級,消奪了手中的大權。後被呂後妙計給斬了)
按照遊戲的規則,接下來就是蕭何和張良之間的大PK了。
按理說蕭何在楚漢之爭中把後勤部部長當的好好的,為劉邦的最終勝利提供了最堅強最有力的人力和物力基礎。
也正是因為這樣,劉邦建國後,在分封大會上對功臣們進行分封時,把蕭何排在第一的位置上的。
而張良雖然在楚漢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但畢竟韓信搶去了不他不少光茫,相對於蕭何和韓信的“舉輕若重”,他顯得有點“舉重若輕”了。
因此,在張良和蕭何的個人PK中,很多人都會認為蕭何的勝算大些。
然而,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這一場PK最終的勝利者是張良。
雖然張良在這場PK賽中根本就沒有出招,但他卻以無招勝有招取得了勝利。
自從劉邦建國後,他已使出唯一的招數:那就是一直在家裏練心法,練氣功,練長生不老術,練升天入地之法,練絕世武功。
事實證明,張良練的武功雖然不是天下厲害的武功,但卻是可以使他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絕招。
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視野廣闊,料敵於先,從而占據了PK的至高點。
而蕭何等人都是在劉邦的猜疑下才出招,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了。
話雖如此,但招還是要出的。
下麵我們就來看看這場大PK中,蕭何是如何出招的吧。
為了取勝,從來不出手的蕭何,一出手就不凡,連出三招,招招逼人,招招封喉,端的提現出一名出色劍客的修養和素質。
第一招:妙計擒韓信。
當初陳豨叛亂時,蕭何還在幫劉邦修造皇宮,他隻是停留在“國事,家事,事事關心的份上”, 因此行軍打仗的事他都可以隻“聞”不管。
但隨著皇宮的修成,他還來不及享幾天休閑的生活,呂後已開始老虎發威了。
在母老虎的威逼下,他不得已之下隻好設計擒住了韓信,最終讓他的PK對手減少了一個。
也正是因為這樣,蕭何不但得到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美名,還得到了劉邦的嘉獎。
是啊,韓信這顆劉邦的眼中釘他都不敢輕易的拔(或者是說不能拔),生怕拔出來產生一係列嚴重的後果來,而現在居然在呂後和蕭何聯手下給成功拔掉了,因此,劉邦對蕭何這次的行為很是認可。
發給他的獎勵是:增封五千戶食邑,特派五百人做為他的侍衛。
賞五千戶食邑我們很容易理解,錢財土地誰不希望越多越好,但特派五百人來做待衛裏麵就大文章了。
皇帝給我增加警衛那是為了我的安全著想啊,這是皇帝對我的關心啊。
一開始,連蕭何也這麼認為。
但他手下一個叫召平的人卻對他進行了“提醒”。
他說劉邦明義上加派五百人來當你的警衛員,是為了增加你的安全保衛係數,但實際上不是保護你,是疑心你,是監督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