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平的提醒讓蕭何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招:傾家蕩產支持劉邦平定英布的叛亂。
蕭何知道劉邦給他加派警衛員是別有用心後,便堅決辭讓了劉邦的封賜。說的大抵就是“現在國家正是用人的時候,皇帝就不要浪費人力資源”之力的唐塞話。
非但如此,聽說劉邦要親自帶兵去平叛英布的叛亂時,他還傾家蕩產地獻出自己所有的家當充當軍晌。
這一招真夠絕,劉邦對蕭何的“識時務”大為滿意。
然而平定英布後,劉邦把目標又索定在了蕭何身上。因為蕭何的威望在京城一帶太大了,大有蓋過他這個真龍天子的態勢。
而這時的蕭何也看出劉邦對自己投來的不善的眼神,於是他馬上想方設法的去降低聲望。
別人是夢寐以求能得到一個好名望。而我們可愛的蕭何同誌卻是想盡一切辦法去降低自己的聲望,由此可見“伴君如伴虎”這五個字關非空穴來風。
蕭何馬上付出實際行動起來,他開始四處購買房子,而且均是賒賬的,從來沒有付過錢。
那種購買方式,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強買強賣了。
這等於是強霸了百姓的土地了。於是個別膽大的就告到劉邦那裏去了。
劉邦一聽,笑了,這樣的事對國家和朝廷沒有一點損傷,倒是把蕭何廉潔奉公的名聲給徹底毀了。
通過這件事,蕭何的聲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劉邦的心裏也得到了一些平衡。前麵兩招一出手,使得麵臨信任危機的蕭何暫時得已進入“安全席”。
第三招:建意把皇家林苑借用給百姓。
也許是前麵兩招出的太漂亮太完美了,蕭何第三招馬上又出手了,他的招式一招快過一招,大有俠義風格。
蕭何的第三招是:向劉邦建意把長期荒廢不會的皇家林苑可以借用給百姓,讓本來就缺田少地的農民能有田可種,有飯可吃,有衣可穿。
應該說蕭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問題是有的東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
這封奏書上報後,沒到得到他想象中的效果。他本來認為通過這件事會使劉邦覺得自己對朝廷更加的忠心。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他的善舉是善過了頭。
劉邦看完奏書,臉陰沉的就象是要下大雨了,兩話沒有就叫人把蕭何給綁了。
蕭何那是何等人物。大臣們見他被抓了,向劉邦去求情的人自然很多了。其中連“最高人民法院”中的“院長”王衛尉也看不下去了,他也向劉邦求情了。
他到了劉邦那裏因為激動,也不顧什麼君臣禮節了,直接就問劉邦為什麼要抓蕭何。
劉邦給蕭何定的罪是:接受商人的賄賂,替他們向朕要上林苑,討好百姓,誹謗他人。
王衛尉馬上對劉邦的話進行了反駁,他提出了兩個“凡是”:凡是對百姓有利的事都應該提出,凡是對國家有利的事都應該提出。
這正是一個宰相的正直之處啊,陛下怎可疑心相國受了商人的賄賂呢?
接下來他又象其它能言會道的說客一樣,說出蕭何當年在楚漢之爭中起到的作用。
眼看他話匣子一打開就沒完沒了,劉邦沒折了,最後隻得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放他還不成麼?
就這樣蕭何“二進宮”後,暫時又度過了一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