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說曹操曹操就到。呂後正對劉肥“想入非非”時,劉肥自己卻送上門來了。惠帝二年十月(公元前193年),齊王劉肥從齊地入朝來看望劉盈。情緒時好時壞的劉盈這次見了劉肥同樣很高興,一陣寒暄,二手相握,三分談心,四目相對,五往情深,十分融洽。
劉肥的到來,呂後自然也很高興了,於是設宴為齊王接風。由於是屬於私人性質的宴會,與會人員隻有呂後、劉盈、劉肥三人。
《詩?小雅?賓之初筵》雲:“賓之初筵,左右秩秩。”意思是說來賓在筵會上左左右右有順序,規規矩矩有秩序。按現在的說法,和長輩或者前輩一起吃飯時,有個“上席”、“下席”之分,輩分或威望高的長者坐上席,而輩分或威望低的後輩理應坐下席。當然,這個說法,在古代就是左右之分。在古代“右”這個位置是最為尊貴的,酒席上的“右”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上席”位置了。接風宴開始後,劉盈和劉肥就入座的事犯難了。
劉盈,大漢國的皇帝,地位在萬人之上。劉肥,大漢國的齊王,地位是皇帝他哥。按理說劉肥雖然是劉盈的兄長,但因為劉盈擁有皇帝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因此,這個“右”(也就是上席)的位置理應是他來坐才對。
但厚道的劉盈卻不這麼認為,他固執地認為劉肥作為自己的兄長,這個“左”的位置應該他來坐。麵對劉盈的謙讓,同樣厚道的劉肥見都是自家人,而且還以為這是家人之禮,就毫不客氣地坐下了。
他這一坐,劉盈是高興了,但呂後就不樂意了:“我兒子尊你是兄長這是謙讓,你小子倒理所當然了,一點也不知道謙讓啊!那以後是不是這大漢的皇位你也一樣不會謙讓呢?”於是,露出微笑看著兩兄弟說話的呂後,心中已暗動了殺機。
隨後,兩兄弟就開始飲酒了。而呂後也沒有閑著,乘伸手夾菜之際,故意打翻了一個杯酒,灑了自己的衣袖一大片,樣子略顯狼狽。於是她就以這個為理由,暫時離席了。離席後,她就召來一個心腹對他吩咐了幾句。然後,換上衣服再入酒席中。她剛入座,便喃喃自語般吟道:“九九女兒紅,埋藏十八個夢,九九女兒紅……”
說著她揮一揮手,馬上就走來了一個侍女,但見這個漂亮的侍女雙手捧著一個金盤,金盤裏擺著兩個金杯,玉手在金光的照耀下格外的妖嬈動人。她不但玉手動人,聲音更動人:“此是埋藏於地下數千年的上等女兒紅,呂後特令奴婢斟上兩杯為齊王接風洗塵。”
劉肥一聽,心裏早已溫暖得像六月裏的陽光。這下不知道他頭腦突然開竅了,還是心血來潮,還是突然之間學會了謙讓。他雙手捧著一盞酒沒有自己獨飲,而是直接送到呂後麵前:“既然是千年女兒紅,理應太後來喝。”
“我老了,已不勝酒力了。齊王就不要再謙讓了。”呂後擺了擺手。
“為感謝陛下厚愛,臣敬陛下一杯。”劉肥把酒又送到劉盈麵前,畢恭畢敬地說道。
說來也怪,一向謙讓、連入座也寧可自己坐“下席”也要讓兄長坐“上席”的劉盈,這時居然不再謙讓了,接過劉肥遞的酒杯,然後將托盤上另一杯遞到齊王手中。兩人對視了一眼,就要把酒往嘴裏送。正在這個節骨眼上,呂後突然站起身來,一個“鷹爪手”就奪掉了劉盈手中的杯子,把酒潑到地上,然後腳踩“七星步”飄然離席而去。接風宴就此結束。
酒灑在地上,地板上冒著的陣陣輕煙,劉肥再笨也終於明白了什麼。因此,回到住處的劉肥就坐立不安了。這時他手下有個叫劉勳的人就出來給他獻計了。
劉勳對劉肥說:“把齊地最大的一個郡——城陽郡,獻給太後的女兒魯元公主,就能讓呂後對大王您回心轉意啊!”理由是,呂後隻有一兒一女,既然兒子讓她扶不起了,那麼女兒就格外看重些。你把城郡獻給她,就說明你是忠心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劉肥連夜寫好了一份奏折,第二天就交到呂後那裏去了。呂後本來正為昨天的失態大為光火,正想采取下一步行動,把劉肥消滅於無形中,接到劉肥的奏折後,她臉上又樂開了花。這小子膽子很小嘛,不足為慮。
劉肥乘機辭行,但呂後並沒有答應,隻是回複還得考慮考慮。劉肥隻好又找劉勳來商議了,劉勳又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尊呂後的女兒魯元公主為王太後,對她行母禮。
要知道按血緣關係來推,劉肥和魯元公主是同父異母的兄妹,此時劉肥願尊妹妹魯元公主為王太後,並且行母禮,已是把自己的身份自降了一級,可謂隱忍至極,大有韓信當年受胯下之辱之氣概。
這一招果然夠絕,又過了一天,呂後和魯元公主親自來為齊王劉肥辭行。劉肥對魯元公主行了母子相見的新禮後,又喝了“辭行宴”,劉肥好不容易脫身,再也不敢逗留,連夜就趕回了齊地。就這樣,劉肥撿回了一條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