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然羽懷中那慵懶獸,正是那貔貅幼子。張然羽取其出生之地,將這貔貅喚作“朝歌”,這名號之中,卻也寄托著自己思鄉之意。三年來,張然羽每日皆會渡些靈力給他,這貔貅尚處幼生之期,不需飲食,隻靠吸收母親靈力即可成長。而張然羽體內靈氣,乃是困龍珠所溢仙靈之氣,於這貔貅大有益處。
不久之前,這貔貅身體已足夠承受它母親內丹所蘊之力,張然羽便將那火紅內丹讓它服下。這貔貅得了母親本源內丹,實力飛漲,已至靈獸中品,如若照此展,隻怕待它長大成年,便可越母親,升至仙獸之境了。
原來,獸類修行,因受靈識所限,加之體內濁氣過剩,實在艱難無比,遠非人類可比。隨實力差距,獸類亦有品級之分。尋常凡獸,倘若機緣巧合之下,得獲靈識,便可聚地靈氣,自行吐呐修行。如若勤練不輟,約兩百年左右,即可至妖獸之境,實力大漲,足以自保,如此才算是真正踏入修真門檻。
世間典籍誌異所載“妖怪”之,大多卻是指這類妖獸。隻因它們靈識不全,思維如嬰兒般懵懂無知,常有侵犯人間之舉,故而為世人所知。
妖獸修行逾千年,即可入靈獸之境,煉成內丹,靈識大成,比之妖獸,又有壤之別。更可化身人形,與凡塵俗世之人,並無二致。
大多修行獸類,畢生也脫不出靈獸之境,止步於此,終老人間。唯心誌極堅抑或是另有奇遇者,方可得悟大道,飛升上界,稱為仙獸。而飛升之時,依心境差異,又有飛升仙界與魔界二途。
而自古相傳,各界之中,更有神獸一級,渺然世外,隱匿世間,與世無爭,乃是獸類修行最高境界。隻是,此從未得以證實,也就漸漸為世間遺忘,無人再提。
另自妖獸為始,仙獸為止,卻又分上、中、下三品,以為排列。
而獸類之中,卻又有一支極為特殊的存在,喚作“上古異獸”。相傳,上古異獸皆乃與地同生,洪荒遺種,潛力無窮,如若修行,則比之尋常凡獸,遠遠出百倍。上古異獸大多個性孤僻,居於荒野邊疆,獨自修行,偶現於福地洞之中,世人極難得見。
卻這貔貅“朝歌”,它自幼與張然羽廝混長大,與他感情頗深,親若父子。張然羽一向待它如同親人,兩人形影不離。
據《神異經》中所載,貔貅一族,本為界仙獸,隻因貔貅先祖私自下界,流連人間,故被貶為靈獸,更在升至仙獸之前,不可化身人形,也算是獸中異類了。
又因貔貅可食魔怪精血,轉為財富寶物,故而受盡世人捕獵馴養。而這貔貅一族卻又生性剛烈,實力在靈獸之中也屬絕強,即便有修真高手僥幸捕到一隻,也無法馴養成功。久而久之,貔貅一族數量銳減,殘餘者隱匿不出,下間也幾乎無人識得此靈獸了。
這朝歌吞食母親內丹之後,已學得它貔貅一族多道本命法術。隻因貔貅長相奇特,為防他人窺探,曾自創一種奇特法術,可將自身本來麵目隱去,外人看來,就隻是一隻尋常白色獸一般。
朝歌實力大漲之下,已習得這神妙障眼之術,張然羽師徒二人一路雲遊,也因此省了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