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城堡
自西向東,昨晚刮了一夜的風,皮膚像被砂紙打磨過,造成許多不快。一股淡淡的臭味編織在風裏,仿佛六尺之下與爛泥同朽的裹屍布。
沒人了解臭味的來源,隻知道它揮之不去,反複毒害著嗅覺。當然,有許多謠傳,大凡聽過的人夜間仍全副武裝,不敢離開篝火半步。當他們越深入眼前這片濕地,味道就變得更濃、也更深了。事實上,三十人組成的搜索隊離開“磐石鎮”才兩天,士氣已經相當低落,跟酒袋子幹枯的速度幾乎同步。夜半的狼嚎、反常的低溫、崎嶇的道路、神秘的氣味……有太多緊張的理由,讓人夜夜難以安歇。
世界正在轉變。某種東西、本質的東西,正發生變化。
通用語貧乏的詞彙無法形容,但每個黎明都與前一天不同。伴隨探索的深入,景物愈加晦暗,氣候變得忽冷忽熱,白晝悄然縮短,天空時常被濃重的鉛雲遮蔽。一係列動作雖然微妙,卻毫無間斷,像插入傷口的鏽鐵釘一步步感染整個機體。在這種環境下,連最粗魯的傭兵也變得神經質起來,推搡和挑釁更加頻繁,假如沒有領主那張冷酷的臉,有些人早就開了小差。
風餐露宿第三天,快天亮時,西風突然停止。
坐在石墩上打盹的守夜人哆嗦著,在北方蒼穹黯淡的冷照下醒來,靠了半宿的長矛掛著一層白霜。天空尚未透出魚肚白,十幾名傭兵蜷縮在營火周圍打著鼾,少量遮風的披篷容納了其他人。傭兵們個個和衣而眠,羊毛鬥篷權當被褥使用,腦袋枕著補給袋,像煮熟的蝦子縮成一團。傑羅姆·森特收拾好了行頭,正有條不紊地整理挎包。
守夜人裹緊了羊毛氈,把僵硬的手肘從長矛上繞開,忍不住打個嗬欠。
誰說人人都得睡覺來著?
除了領主大人,還有個夜貓子極少合眼--此行的向導、另一位守夜人、也是獨嶺鎮的遊俠--“大山貓”約·約爾。當別人與寒冷和噩夢戰鬥時,約·約爾結束了例行偵查。紫衫木弓隨意擱在左肩,他拎著兩隻剝了皮的土撥鼠,準備烘烤早餐。
在旁觀者眼中遊俠高鼻深目,顴骨的輪廓豎長,鏽色胡茬和沉船上的苔蘚有一拚;他背後的鬥篷比通常樣式短些,綴滿偽裝用的肮髒零碎,像犰狳身上剝下來的舊甲片;寬闊的牛皮腰帶拴著他全部的家當,結成大大小小的革囊,雖然顯得淩亂,奔跑時卻絕不發響,一副邋遢而高效的“自然之子”的打扮。
“發現了怪東西,大人,還不止一個。那東西浸泡在水裏,由一些長管子組成,外形像個金字塔,不斷冒著硫磺氣體。我試了試,放出來的氣應當不可燃。”
“辛苦了,吃完早飯去瞧瞧。”傑羅姆盯著土撥鼠,掛上友善表情提醒道,“我模糊記得,許多齧齒動物都會傳播狂犬病。是真的嗎?”
“您說的可是恐水症?攻擊神經係統的惡疾,無藥可救,潛伏期很長。羅薇村的木匠多年前被蝙蝠咬過,去年夏天突然發作,一周內便瘋癲而死,而且痛苦萬狀……願他的軀體化沙為土、育木成林。”遊俠平靜地描述著。傑羅姆點頭稱許,心想畢竟是個明白人。
考慮一下對方的建議,遊俠用掌心捧起額頭,忽然喃喃地禱告起來。
“……以世間活水之名,遵守循環之律法,吾自取飲食衣裳,願奉殘軀為報償……蝰蛇瀝毒液,灰熊取絨毛,海雕獻翎羽,獵者長安康。”念完禱詞,約·約爾輕鬆多了,“您不提我差點疏忽了,烤之前向神祈禱會淨化所有食品。來一隻嗎,大人?”
“抱歉我吃素。祝胃口好。”
傑羅姆不客氣地回絕了,同時感到匪夷所思。和一般的“自然之子”不同,約·約爾棲身荒野的時間並不長,平時在獨嶺鎮一棟小木屋內獨居。他早年在馬戲團幹過馴獸師,自學了三門語言,成為一個優秀的向導。夏天隨商旅前往各地遊曆,還曾越過海峽,服務半島地區的酋長,積攢下不小的名聲。連他這種聰明人也會執著於迷信,看來了解事實並不能改變人們看待世界的方法。
當初因為他談吐穩重,相當熟悉地形,傑羅姆用每天十二個銀幣的高價雇了他。“我的領地出了點岔子。”森特先生避重就輕地說。“井水發黃,還有股怪味隨西北風飄來,到處都是亂糟糟的謠傳。雖然事情不大,但聽聞附近有村落鬧了瘟疫,為安撫人心,我打算帶人去探探情況。萬一確有其事,就該早做預防。”
“非常明智,大人,如今像您這樣體恤下情的領主太罕見了。”對他的剖白半信半疑,遊俠沉吟幾秒鍾,“我應當如何為您服務呢?”
傑羅姆從牛皮挎包內取出四張卷起來的大幅的羊皮紙(遊俠對挎包的容量直瞪眼),在木桌上攤開。“首先,我需要補全這幅地圖。”
地圖以軍用標準製作,比例尺精確,包含豐富的說明和等高線設置。植被的覆蓋情況通過顏色深淺標出,詳細到植物種類和可通過性,還加注了不同地段交通線路的承載力,並用碳杆筆在可能存在防禦工事的高地畫上幾個記號。地圖涵蓋了紅水河台地的全部,南至白橡樹隘口,東抵絞架崖,最後以落日峽為邊界,繪製水平很高,但隻完成三分之一。再看幾眼,約·約爾對客人的來意有點眉目了。
“河流下遊的地形跟實際不符,三個渡口的情況也不準確,丘陵基部用目測法是看不透的……您參考的是舊地圖吧?這一帶的山麓早就沒有油鬆林了。馬斯洛·奎因男爵五個月前派人加寬了河床,將砍伐的原木順水推到新建的沙堤附近,那兒有土木工程在興建,具體情況我不了解。其實隻要爬上‘苜蓿領’,附近區域的地形一目了然,不過許多地區林蓋茂密,要了解真實情形,測繪者必須親自前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