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當一日三省,所謂自省,便是檢查自身,探討本心,是為檢討。為師的第一次責罰,便是罰你在房中閉門思過十日。嗯……800字以上的檢討書,每日三份。”
雲笑忍著心中那股不為外人言的惡趣味,給出了這麼一個懲罰手段。
少兒教育隻能算是心理治療的旁支,自己不過是略有涉獵。以往在那個世界雖然也有做過幾次少兒心理輔導以及做家教的經驗,但是要求學生寫檢討書倒是沒有過,畢竟那兒的孩子大多嬌慣,便是責罵都會被家長投訴,哪裏還能責罰其寫檢討書?眼下,讓這個可以與那龐大妖**手的少年仙師寫檢討書,還是每天三份連續寫十天,當真是圓了當初做學生時的大願啊!
雲笑隻覺得此等責罰手段一出,心中陳年舊怨全然消散,當真是念頭通達,頗有立地成佛的暢快。
“隻,隻是閉門十日?”林清嵐卻是驚得呆了:“先生,這又算什麼懲罰?”
林夫人也有些忐忑:“先生,這等責罰,是不是太輕了些?”
雲笑聞言也呆了呆。
連續十天保持每天三份800字以上檢討書,在雲笑看來已經是很不人道了。往日在那個世界,這都算是體罰標準吧,可眼下這林家諸人卻似乎根本不覺得這是懲罰?當然……眼下肯定不能這麼說,還是找個理由吧……嗯,什麼理由說起來比較高大上呢?
雲笑肅然對著林夫人一禮:“夫人,我想請問一下,責罰的用意是什麼?”
“啊?”林夫人有些不明所以:“自然,自然是因為做錯了事情……”
雲笑搖了搖頭,歎道:“夫人,學生不是官府,而是一位老師。官府是因為犯人觸犯了刑法才責罰,可老師責罰學生,其最終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維護教條,而是為了讓學生成長進步。責罰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然後改正,卻並非為了要求孩子必須遵守某個規定而去責罰。若隻是為了維護教條規則而去處罰,那叫教條主義,我等師者不可取。”
林夫人卻是有些茫然。
她對於這段話不是很明白,明明每個字都聽得懂,但是組合在一起卻有些聽不明白。
但是卻又覺得這小先生的話十分有道理。
雖然不完全明白什麼意思,但是卻覺得很厲害的樣子。
當真不明覺厲。
“婦道人家見識淺短,先生自管教導我兒,妾身再不敢多言。”林夫人恭敬的施禮。
雲笑回禮:“不敢當。”回禮完,轉過頭來對林清嵐說:“這檢討書,便是讓你將自己的一切心思都寫出來。無論是你的埋怨,不解,還是自覺的冤屈,對父母的不滿,都要寫出來。”
林清嵐大驚:“我怎麼會對爹娘不滿!”
雲笑淡然道:“我少年無知時,也曾對我父母不滿過,有何奇怪?讓子女覺得不滿的父母才是好父母。若是一個人對自己父母從未不滿過,那麼他的父母一定不稱職,他也一定會成長為一個紈絝。”
“若是一個人對自己父母從未不滿過,那麼他父母一定不稱職”,這話的邏輯似乎有點不通,難道對父母不滿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可是林夫人念叨了幾次後,卻霍然一驚。
若要子女對父母從未有過不滿,那隻有一個可能——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
孩童行事都是發自本能的欲望,雖然或許天真,但是未必無邪,但凡未經教導的孩童,肯定不懂得諸如謙讓、忍耐、尊敬等道德禮儀。
貪玩、好逸惡勞以及自私更是人類的天性,孩童肯定避免不了,若無正當的教育,小孩子基本上都會顯得自私蠻橫的。
所謂教育,說白了就是“以人之道德,來約束欲之本能”。
“存天理滅人欲”這句話隻是被某些腐儒矯枉過正或者利用扭曲,本身卻是有道理的。人類本身就用著各種劣性根,若不用道德禮儀來約束,那便是回歸獸性了。
若是孩子對父母從無不滿,那如此教養出的孩兒,那豈止是紈絝?
林清嵐卻想不到這般,隻覺得對這位小先生的言論有些驚懼。
雲笑又道:“你放心,這檢討書又名自省書,是你寫給自己看的。雖然我給你布置了作業,但是我卻不會檢查。也就是說,這十天三十封檢討書,是你寫給自己看的。”
“給我自己看?”林清嵐更是感覺這老師的做法讓自己捉摸不透了:“您不會看麼?”
“當然不會,我已經說了,這檢討書,是你自己對自己一路走來的心理曆程。任何人都有隱私,尊重他人的隱私是一個君子最基本的道德修養。我既然要求你剖析自我,將自己的隱私心情都寫出來,自然不會去看你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