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一:秦於新歲伊始發動全國征兵令,號稱‘滅趙令’。因滅韓之事在先做引,秦以傾國之力再起新軍三十萬,編入常備四十萬老軍中,日日操練。在屬下歸趙之時,秦已於上地積糧一百八十萬石、河內積糧一百二十萬石。”
公子嘉怒極反笑,拍案喝道:“哈哈,滅趙令?趙政真是好大的口氣!”
趙錯麵色凝重,說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三百萬餘石的糧草籌備非幾日可完成,秦國可是蓄謀已久,對我趙也是有心了啊!”
公子嘉整理了心情,說道:“你且繼續說下去!”
代號“朔望八五”的秘騎得趙錯之助,早前入了“馬槽”中初步處理了傷勢,此時蒼白著麵色繼續稟報道:“秘二:朝中已有重臣為秦廷所賄,暗地投秦,以損趙益,並應允秦裏應外合開國門以投。雖仍未探得其名,卻知此人於朝廷中已是位高權重,朔望將軍不敢妄自揣測,謹命屬下與公子報此密訊。”
公子嘉聞言,頓時深吸一口氣,久久不語。過了半晌,才聽他嘶啞著聲音說道:“吾已知曉,且記不可外傳!”
趙錯與秘騎肅聲應道:“諾!”
公子嘉歎了口氣,說道:“還有密訊否?”
秘騎拱手道:“秘三……”
公子嘉等了會兒,卻不聞秘騎繼續稟報,再看時,卻見他此時正目光灼灼的盯著一旁趙錯,閉嘴不語。趙錯當即醒覺過來,欠了欠身說道:“公子,瓦釜先行告退……”
公子嘉搖搖頭,擺手道:“你直說便是,他是十二駿中的瓦釜,再私密的事也可聽得!”
秘騎踟躕片刻,咬牙道:“此密訊事關重大,朔望將軍曾吩咐,此密訊僅可與公子一人說……”
公子嘉蹙起了眉頭,沉聲說道:“無妨,你說!”
秘騎見公子嘉神情堅定,再看了看趙錯,狠狠地點點頭,說道:“秘三:白雲之水已滲入邯鄲,此番屬下於太行山脈遇伏,邀天之幸險死還生,還請公子小心身邊!”
“白雲之水?”公子嘉聞言,不由哼哼冷笑,淡然說道,“吾之騏驥神駿可入鹹陽,白雲之水自然也能滲入邯鄲,我可從來不曾小覷了那位死而複生的秦國公子。”
秘騎咽了口吐沫,艱難的說道:“還望公子謹慎,朔望將軍曾有猜測,這白雲之水……或許已滲至趙騎神駿中!”
“閉嘴,此事絕無可能!”公子嘉拍案而起,厲聲喝道,“‘騏驥十二駿’皆是鐵骨錚錚的忠義誌士,吾之心腹。倘若連神駿都要背叛投秦,那定是趙嘉有罪在先,縱是死於其手,也無悔恨!”
秘騎噤若寒蟬,頓首伏地,訥訥不言,然後聽公子嘉平靜了情緒,緩緩說道:“你且退下療傷去吧。什麼時候再見著朔望,你且轉告他,白雲之水真真假假詭譎難辨,小心莫要誤中了離間計,自亂陣腳。”
“諾!”秘騎執禮而退。
秘騎退去後,公子嘉把目光轉向趙錯,坐回席座,說道:“阿錯,此三密訊,你可都聽明白了?與我說說你的看法!”
趙錯略作沉吟,垂首低聲說道:“秦國窺趙久矣,此番倉促征兵,此為大忌,但秦亡趙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嗬,確實倉促,這滅了韓國不過一年便再起征兵令,他趙政卻是不怕落得一個窮兵黷武的下場!”公子嘉冷笑不已,望著趙錯說道,“見你麵容愁苦,言語中仍有未盡之意,此間沒有旁人,隻管把心中所思所想說出來,不必忌諱。”
“如此,瓦釜姑妄言之,公子姑妄聽之!”趙錯聞言也不避忌,略作思凝,拱了拱手說道,“公子可還記得亡韓使者與韓公子禁的警示?秦國此番征兵確實倉促,卻暗合算計,雖有三弊,卻有三利。”
“三利三弊?你且先與我說說何為三利?”
“利一:士氣可用!秦滅韓,舉國士氣空前高漲。既有其一,即有其二,後有其三,輿論導向之下卻把朝野之議壓製至最低,民心安定,秦國上下隻以為軍功唾手可得,‘窮兵黷武’之名也由此消弭。”
“利二:民心可用!秦趙之間本就有深仇大恨,秦廷挾滅韓餘威而起仇趙、滅趙之號,故而征兵令能大行其道,兩相結合,旬月便有三十萬新軍興起,糧草集結,端的迅速!”
“利三:天時可用!我趙境因去年天災,多地受旱,因而無法馳援韓國。今冬幾場降雪後旱情雖有緩解,但仍是缺糧!若是秦軍開春之後立即起戰端,我軍的糧草就會是個大問題,捉襟見肘,難以應援。一旦戰事時長,我趙國又因戰爭誤了農種,必會傷了元氣,此為最大隱患,還望公子早作籌備!”
“不說一二,隻說這天時糧草,實為趙之大弊,秦廷好計算,你能窺出隱患,亦是難得。”公子嘉歎息一聲,望向趙錯的目光是欣然和讚賞,“對此,你可有什麼解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