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滿臉尷尬,更是對方磊五體投地,畢竟能夠僅僅憑借著一番話就將他駁斥的無地自容的人,在這潁川更是絕無僅有,不說荀彧經綸滿腹,就是這荀家的超大勢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惹得起的。
“方先生,趕快進去,茶已沏好,隻等嘉賓。”荀彧緊緊地握著方磊的手,一點都不肯鬆,被握著的方磊自然不會好意思,連連將手往回縮,無奈身體尚未複原,隻能連說“不必不必”,看得身後的郭辰與秦明忍俊不禁。
四人按照主次落座,三兄弟將來意說明,荀彧連說不妨事,更是表示自己在潁川地界有了些名氣以後,攝於自己的名氣和家族的威望便沒有人敢於頂撞,若不是方磊的一番話,自己可能仍然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茶過三巡,方磊放下茶杯,緩緩道:“文若既然知道山外有山,為何不邀請天下才士,縱論古今?”
聽到方磊的建議,荀彧更是拍著大腿說好,畢竟荀氏一族若是說金銀珠寶,比不上那些大商家,但是若是比人脈,在天下間還是數一數二的,本來荀彧也想辦此盛會,無奈黃巾之亂耽誤了日期。於是眾人定計,於三月初一,潁川書院召開潁川之會。
雖說三月距離定計的時候還是有不少的時間,但是發函,準備等等一係列的工作進行中,時間仍然是過得飛快,在郭嘉家裏無事可做的三人也經常跑到荀彧府上幫幫忙,聊聊天,不僅讓三兄弟更加的了解了這個時代,更讓荀彧收獲頗豐。
三月初一,潁川書院。
作為邀請方的荀彧自然要站在門口恭候來自各地的賢士,郭秦方三兄弟更不會放過這認識天下諸傑的好機會,三人來到潁川的目的本來就是來擴大自己的群賢之間的知名度,在門口來招待賢士,更是極好的機會。
荀彧站在門口,自然會有名士之間相互調笑,而方磊的一番言論駁斥了荀彧與戲誌才更是成為了這些平時隻能無聊看看書,作作畫的無聊之人的談資,這次見到荀彧和方磊,更是彼此之間有了調笑的機會。然而荀彧總是有著王佐之才的,僅僅是笑笑,並未出現什麼過激的舉動。
方磊看到儒生們都來拜會自己,更是樂得如此,在荀彧的介紹下便是認識了走馬薦諸葛的徐庶,獻計燒烏巢的許攸,雖說許攸人品不咋地,但是方磊還是很佩服許攸的遠見卓識。
這次潁川之會並非吟風弄月,而是縱觀天下大勢,與會的名士知道這主題,更是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潁川書院這個地方更是坐落在高峻的群山山腳之下,書院周圍長有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奔騰穿越書院之中,荀彧別出心裁地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是縱論天下大勢,別有一番風味。
荀彧首先端起酒杯,招呼眾人先飲一杯,方磊心中卻是暗暗歎息,這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真實寫照啊,底層的百姓累死累活,易子而食,然而這些士族大戶卻在這裏喝酒吃肉,無比浪費,怎能不讓人心生感慨?
然而,這天下就是這樣,哪怕是再富裕的社會,都會有層次分化,哪怕是社會福利再好,也會讓一些人心生不滿,懶漢養成了,也養出了一批無所事事的罪犯。
亂世,也是最是能夠出英雄的時代。想想三國時代的一個個劃過天際的名字,就是讓人熱血沸騰,宦官之後曹孟德,一敗塗地劉玄德,出身草廬諸葛亮,經天緯地周公瑾……這些名字讓人們仰望,但是在和平年代,這些人的名字可能就會默默無聞下去,泯然眾人矣也不無可能。
坐在首席的荀彧引出話題:“自黃巾之亂以來,外戚與宦官相爭於內,各地刺史,州牧相爭於外,東北的扶餘與鮮卑更是蠢蠢欲動,諸位有何高見?”
“這有何難?”坐在末位的一位儒生站立而起,拱手道:“這鮮卑與扶餘自光武皇帝以來一直對我幽州之地有覬覦之心,朝廷隻需派一位上將軍率五萬鐵甲便可蕩平這群未曾開化的野獸。”
聽到這番話,方磊心中直笑,畢竟這朝廷內部正在亂鬥,又有哪一派願意派兵出去征剿這批蠻夷。吃力不討好不說,更是抽空自己這一派在洛陽的兵力部署,至於抽調外地兵馬,更是願意,這種情況下,朝廷有多少個月沒有給官軍發糧餉了。
果不其然,坐在郭辰旁邊的郭圖便站起身來,同樣拱拱手,上來便是一頓劈頭蓋臉的問話,與方磊心中完全吻合,畢竟目前各地擁兵自重,沒有利益,又有哪幾個人去做所謂的漢室忠臣?
然而話音未落,坐在荀彧下手的一位身披長衫的儒生卻歎了口氣,讓眾人側目不已。
且說眾位看官,欲知這儒生是何人,且看下回分解。
群賢畢至,縱論亂世,暢談古今,古今之幸事也。——元順·《全球編年史·第一章:亂世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