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尋遺訪賢(2 / 2)

“喲,於吉老道,你還在這,這身邊還有一小友,讓我猜猜,這一定是你代師收的徒弟方磊吧。”隻見那老者行縮地成寸之術,眨眼之間便到了亭中,看了看方磊,又道:“你這老道,常常與我們吹噓你這師弟如何如何,現在一看到,本事平平,不及我的徒兒。”

隨即,這老者袖袍一揮,兩名童子便又出現在了亭子中間,說來也怪,這亭子中不知不覺有了六七個人,也不覺得擠。

方磊定睛一看,兩名童子中,並未有一名奇醜無比,相反的,可以說均是容貌甚偉。方磊心中揣摩,恐怕是為了揚諸葛抑龐統才這樣寫的。可憐這龐統雖與諸葛師出同門,不僅英年早逝,更被後世史家妄自抹黑,真是嗚呼哀哉!

兩童子給於吉司馬徽行禮後,見到方磊不知該執何禮,遂看向了龐德公,龐德公淡然道:“就道一聲師叔吧。”隨即兩童子行禮。

禮畢,隻見一童子站將出來,對方磊說道:“你這人,好生無禮,見到吾師,竟不行禮,你可知世間太守刺史見到吾師,均要執弟子之禮?”

方磊這一下被問得啞口無言,剛剛隻顧得上看著兩個童子,一時間忘記了向龐德公隻得向龐德公賠禮,雖然方磊名義上乃是南華仙人弟子,但卻是於吉授業,向龐德公行晚輩之禮也不算委屈。

見到這童子如此伶牙俐齒,方磊便詢問龐德公這孩子姓甚名誰。然而,不待龐德公答話,隻見那童子道:“吾乃龐統,號曰鳳雛,此乃吾師兄諸葛亮,號曰臥龍。”

方磊此時才意識過來,龐統往往行事不拘小節,隨心所欲,故此才會敢直斥方磊。而諸葛亮卻頗有君子之風,僅僅是在旁邊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從兩人行事便可看出,這諸葛亮善陰謀,而龐統善陽謀,可以曆史上用陽謀之人總是比用陰謀之人死得早。

見這兩個童子有趣,方磊便也來了興致,便問道:“既然兩位乃是龐德公高徒,不知對這天下是何見解?”

此時又是龐統搶先一步,跳出來說道:“你這人,好沒見識。你難道看不到這天下大亂已經初顯了嗎?朝廷西有董卓韓遂馬騰作亂,雖然韓遂馬騰此時與董卓成對峙之勢,但是他們所占據之地大多貧瘠,同時兵少將寡,如何能夠抗拒董卓?

“漢室宗族劉焉保命於西川,聽世人雲:‘益州有天子氣’,便把持漢中等險要之地,妄圖據此已成霸業,可是此人卻沒看到漢中等地雖易守難攻,但同時也妨礙了他進取中原,此等人目光狹隘,但已成氣候,若不除之,必為大患。

“劉表雖人稱八俊,但一守成之賊耳,雖然能平荊州,但不能觀六路,聽八方,處此亂世,必為他人作嫁衣耳。

“至於劉虞皇甫嵩劉繇等輩,皆庸碌之人,彈指可滅。”

龐統一番高論,聽得龐德公連連點頭,顯然甚是滿意,但是旁邊的諸葛亮卻在此時站了出來,對方磊一拱手,道:“師弟忘了一地,此乃交州。”

聽到諸葛亮竟然敢貶低自己,龐統正待搶白,卻被龐德公一眼給瞪了回去,隻得聽諸葛亮慢慢道來。

“交州此地刺史郭辰,有大誌,行仁義。初為交趾太守,定三策,勸農桑,行商業,施刑名,使交趾有欣欣然之相。後開百家學宮,納春秋聖人之言,罷儒術之尊,納諸家之策。廢孝廉茂才,拔擢以策論進身,吾觀此地,若非偏居一隅,必能如高祖以成王霸之業。”

此時的方磊才真正的理解到為什麼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諸葛亮“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諸葛亮評價交州之政,句句點在所行製度之上,可見此人更加關注於政治,而不是軍事。

相反的,龐統更關注於地方官員的品行,以誅其心,從而為軍事打擊做好準備。

方磊聽到臥龍鳳雛的高論,也不禁是佩服龐德公竟然能夠調教出如此出色的弟子。方磊論理政,不如諸葛,論奇謀,不如龐統,但論仙法等術,卻能勝一籌。“術業有專攻。”隻聽方磊歎道。

雖然聲音很小,但是旁邊的於吉自然能夠聽到,撫掌大笑:“好一個術業有專攻。”隨後便向司馬徽於龐德公說道:“水鏡,龐德公,我已在此打擾許久,能看到我這師弟便也算圓滿。師尊讓我出世的時間也快到了,我也要回返南華仙山了,在此向兩位道別。”

忽然一陣清風,於吉消失不見。方磊見於吉辭別,便也想要而去。正在方磊想要道別之時,卻聽見龐德公說話了。

“方磊小友,老夫有一不情之請,還望答應。”

且說眾位看官,欲知龐德公有何請求,且看下回分解。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元順·《全球編年史·第一章:亂世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