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交州已經算是十分暖和了,暮春時節已經不像往日一樣總是綿綿細雨,在陽光的照耀下,隻要稍加運動,人已經會慢慢沁出汗來。
此時的秦明正埋伏在遂溪兩畔的樹林裏,等待著高涼郡太守派出的軍隊。
高涼郡的三千正沿著遂溪慢慢行軍,領軍之將乃是高涼郡都尉,能做到這般職位的人也不是庸才,看到遂溪兩側樹林茂密,乃是伏兵的好地方,因此便傳令上下俱小心行事,以防不測。
雖然將軍有這種意識,奈何手下軍隊懶散慣了,不拿將軍下達的軍令當一回事,仍然是隨意的行軍。
這一幕恰好發生在秦明的眼皮底下,此時身邊正聚集著一千兵士,聽到敵方將領下令小心埋伏,秦明心中一緊,如果敵軍有所防備,那麼突襲的效果便會減半。再加上秦明所率領的僅僅是一千新軍,而敵軍足足有三千,就算有郭嘉妙計,此戰也必定是慘勝。
但是,當秦明看到士兵把軍令當作耳旁風的時候,心中也是哈哈大笑,此種軍隊不敗,又有哪種軍隊不敗。
雖然秦明平時大大咧咧,但是一旦領軍便會變得非常嚴肅,甚至手下有幾位軍官都曾經受到秦明的斥責。因此即使看到敵軍前軍已經進入了埋伏圈,手下軍官請示是否攻擊的時候,秦明卻能按捺住性子,擺了擺手示意再等一會兒。
待到敵軍後軍進入樹林之後,秦明便下達了後軍封鎖樹林一段,前軍在發射火箭的命令,同時命令中軍將攜帶的引火之物統統扔向了遂溪邊。
這都尉聽到後軍大亂,立刻意識到林中有埋伏存在,緊急命令:“前軍變後軍,全速撤出此片樹林。”
然後身旁的士兵完全不顧軍令的內容,僅僅是一股腦拚命的向樹林外奔逃。
此時中軍的引火之物已經從天而降,加上前軍的火箭,頓時火映遂溪。
這高涼的三千士卒絕大部分身上都已著火,看到遂溪猶如救命稻草一般向裏麵撲去,奈何秦明等人早已在此段河道中布滿了尖刺,兵士剛剛入河,便發出此起彼伏的慘叫。
隨著秦明一聲令下,前中後三軍猶如下山的猛虎撲向高涼郡三千待宰的羔羊。那都尉也與秦明戰成一團,卻哪裏是秦明的對手,不到兩個回合便被秦明一刀劈成兩段。
自從黃忠來到交州之後,秦明沒事的時候便會要求黃忠和他切磋武藝,在相互切磋之間,黃忠學到了不少從未見過的招式,而秦明在熟練運用所學技巧上也有了更長足的進步。
本來就已經散亂不堪的高涼士卒,在見到都尉被敵軍將領斬殺之後更是大駭,於是,秦明便高喊道:“投降不殺!”
聽到主將大喊,秦明手下士卒紛紛大喊“投降不殺”,而高涼士卒聽到此語,如聽仙樂,紛紛丟下武器,繳械投降。
自此,在遂溪發生的四郡之亂中第一戰結束,秦明在郭嘉計策的輔助下,僅僅付出了五十陣亡的代價,就斬敵一千,俘虜一千五百,至於剩下的五百人也四散奔逃,不知道躲到哪裏去了。
大戰過後,秦明手下不少士卒和高涼郡的士卒不約而同的都吐得很厲害,畢竟第一次見到如此血腥的場麵,尤其是第一次殺人。秦明看到這,便也想到了他自己在函穀關前看到血流成河的場景也是吐得不行,但是最後還是挺了過來。
秦明站立起來,對士卒們道:“你們現在第一次見血,殺人,我允許你們吐,你們也可以吐第二次,但是我不允許你們吐第三次。你們心裏麵要想著,如果我不殺敵人,你們的爹娘、媳婦、孩子就有可能被敵人殘殺,刺史大人為你們營造的生活也會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