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繼續說下去:“你有手法,一身精華全在腕上,若當日用的是劍,或還好些,因劍走輕靈,講個巧字。而刀則不同,刀之運法,必要開闔狂放,勇猛無倫,有驚天動地之威勢才好,肩臂力量再強,也無法將刀法發揮至極致,故刀道要旨,全在於腰。馬戰所用大刀,無腰力而不能用之,步下長短刀具更是如此。關雲長於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提刀歸陣,仍然好整以暇,從容不迫,那關王刀重達八十四斤,若靠兩條胳膊去掄,可掄得動麼?”
常思豪道:“我在廟裏見過關老爺神像,溜個肩膀,小手大肚子,怎麼也看不出來他是能上陣殺敵之人。”
寶福老人笑了。
一般人沒看過真虎,但大多見過貓。貓走起來肩胛骨上下移動,活動量極大,立直身子,兩肩便是耷下去的,後背滾圓,看著軟弱無力,卻能把脊椎的勁毫不保留地傳導出來。熊也是如此,看起來肥肥的,人立起來,掄掌的力量全都來自於脊椎和腰胯,所以身體中部必須壯實有力。相反,猩猩雖然有強壯的胸肌和臂力,真撕打起來,卻不是老虎和熊的對手,便是上寬下窄、弱在腰胯的緣故。關夫子的塑像,正是“虎背熊腰”的體現。
常思豪聽得不住點頭稱是。
老人笑道:“其實你還是欠缺觀察,軍中別的沒有,總能常看到馬吧?馬蹄小不小?馬腿細不細?肚子臀胯卻又有多大?這才是力的根基!人練出馬的體形,再豎起脊椎這條大龍,立刻就有了龍馬精神,抖擻起來可就不得了嘍!”
常思豪失笑:“是啊,今天聽您一講,方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小墜子托著腮幫,插言問道:“公公,關雲長和趙子龍兩個,誰更厲害?”
寶福老人一笑:“未見過真人,論誰厲害,也都是空談。千古風流,英雄人物,都如滾滾黃河東流而去,誰人勝、誰人敗,卻又何妨?”言中大有蕭索之意。
小墜子有些不滿:“那你又如何說關雲長打仗要用腰力?也沒見過關老爺,說的這些,豈非也是空談?”
老人笑道:“談腰力,講的是理法,比誰厲害,則要針鋒相對見個真章,不是分析數語即能定論。”
小墜子說不過爺爺,卻不滿意這個答案,嘟嘴自己對比琢磨。常思豪忽然道:“趙雲更厲害些。”小墜子急忙問:“為什麼?”常思豪搖搖頭:“我說不上來,不過,我覺得槍就像黃河的鯉魚一樣,杆是軟的,身是活的,刀在這上終是差了。”
寶福老人笑道:“不錯,從兵器上,大槍確實勝刀一籌,所謂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槍乃百兵之祖,又稱百兵之賊,運用起來,槍頭如萬點寒星,有覆雨之勢,最是難防。然而兵器終是要人來使的,關羽趙雲,皆是武冠天下的蓋世英雄,二人若真交手,還要看時間、地點,以及當時對敵的心態,誰勝誰負,實在難以斷定。況且就算知道誰更厲害,又能如何,歲月流轉,英雄去矣,談論這些事情,終究沒有什麼意義。不若用心去學學他們匡扶漢室,精忠報國的忠義之心。所謂仁者無敵,隻把心思用在格鬥技巧之上,乃是舍本逐末,他日格局,終是有限。”
常思豪赧顏恭身:“公公教訓的是。”
他聽老人講武論兵,指點迷津,不覺間心裏與他親近許多,然而忽然想到,聽這老人言談,顯然是武道方家,怎會蝸居於這黃河之畔、鄉野之居,做一個筏子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