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立議(2 / 3)

“說得好!”洛承淵身邊一人拍著肚子笑道:“人哪,真是站得多高,就有多寬的視野。常少劍常在秦老太爺身邊,雖然年少,這眼界識見可是不低。”說著回顧諸劍,眾人都點頭稱是。常思豪見他年紀與鄭盟主相仿,身軀稍胖,小眼含笑,一瞧便覺有幾分親近,心想:“我說這點東西,還是剛剛想通,隻算是現學現賣。”暗道慚愧。

鄭盟主笑道:“江總長負責我盟外事,你們要多親多近,以後咱們兩家往來,這交道你們是少打不了的。”那人一笑:“我名江石友,自來熟一個,也不必多介紹了,總之常少劍隻要記住,到了我盟裏,吃吃喝喝的事兒,來找我便沒錯兒。”

常思豪一笑稱是。他跟這三部總長打過了照麵,未覺得他們有什麼架子,像荊零雨說的那般高不可攀,反覺陌生中有著一種熟悉,都與鄭盟主一般親切。接下來介紹到各部下屬劍客,人數眾多,二十多號人一一拱手為禮,他努力記憶姓名,依次還禮。

鄭盟主對餘人也隻是簡單引見,並未加詳介,最後道:“好了,時候不早,咱們開始吧。”

他就這樣簡潔地宣布了晨會的啟動,並向眾人發出示詢的目光,常思豪見之不禁有些詫異,萬沒料到這堂堂的百劍盟召開會議大家居然都是站著,包括一盟之主,連個椅子凳子都沒有。此時自己站在鄭盟主身側,為眾人目色餘光所罩,不免局促,覺得很不合適,想到這兒身子向側後方退了一退,和他保持在一個恰到好處的距離。心裏想著《修劍堂筆錄》被盜的事,眼在這些劍客臉上掃,心想:“這些人裏,倒底哪個是叛徒?”

諸劍以為盟主將常思豪帶到守中殿內是與大家引見相識,但是這會兒沒有讓他出去的意思,顯然是要他也參聽盟中內務,沒把他當成外人。百劍盟的通例是不論客人什麼來頭地位,都隻在前麵大有殿接待而已,他們相互間瞧了一眼,似乎都感覺鄭盟主對他這份恩寵異乎尋常。

鄭盟主瞧出他們的猶豫和遲疑,便道:“誌士惜年,賢者惜日,咱們盟裏盟外,上上下下的事情不少,半分時刻也耽誤不得。小常不是外人,大家抓緊時間說吧。”

諸劍交換眼神,相互間點了點頭。始部中有人出列:“稟盟主,今晨傳來的消息,泰山派掌門管莫夜於前日未時一刻病故,其子管亦闌已然於當日酉時接任掌門之職,預計報喪使者明後日即到,屬下已先行定下了外出吊唁人選以及禮金數額,請盟主過目定奪。”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張紙簡呈上。

常思豪聽到“管亦闌”這名字略覺熟悉,忽然想起——這人是什麼“紈絝子弟”,在大同時秦浪川曾經提到過他,當時未深說,自己也未在意,原來他是泰山派掌門的兒子。

鄭盟主接過,略瞧了一眼,卻沒說話,將目光遞向始部總長江石友。心知此事他即可作主,如今其部下越級向自己直接請示,顯然是下麵意見未能統一。

果然江石友出列道:“稟盟主,此事大方向已經明了,隻是細節有待蹉商,故而未做終決。”

鄭盟主用目光示意他說下去。江石友道:“管亦闌驕狂成性,他父親雖執掌泰山門戶,卻也僅是一方的名俠,他年紀不大,反倒處處以少劍客自居,而且有母親庛護,管莫夜也無可奈何,他父子不睦的事情江湖上盡人皆知。管掌門病故之後,管亦闌僅隔不到兩個時辰便急急接任了掌門之位,此事甚是蹊蹺可疑,應當派人訪察明白,而吊唁便是最好的時機。屬下以為應當在劍客之中選一人擔當此任,而伍恭節所選隴西大俠趙陽雖然為人圓通,算得上是精明強幹之輩,但身份武功畢竟都顯得低了,真若查出問題,起了衝突,隻怕壓製不住。”

先前出列的伍恭節道:“稟盟主,屬下與江總長的分歧就在於此。五嶽劍派雖都在我盟麾下,但仍令其自治,對於管理層麵沒有過多地幹涉,屬下以為,管亦闌是如何取得了掌門之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繼任後對我盟的態度如何,現在聚豪閣在南方虎視耽耽,正盼著咱們出些什麼亂事,一旦鬧將起來,再引得他們趁機北上,江湖一起風雨,咱們整個的布署都要打亂,所以對於管亦闌還應是安撫為上。咱們這次去的人身份過高,對他反有壓力,趙陽在我座下辦過不少事情,屬下以為,他足可擔當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