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 醫語(2 / 2)

劉先生道:“小老兒初見俠士,束手無策,後來思得一法,便是用這銀針刺你肩臂經絡,通旺血脈,希望能以末逐本,令氣血逆行,將散於腋後的真氣沿舊路逼回丹田,可是剛才一摸之下,脈象如舊,唉,老朽無能,有負……有負主家所托,慚愧無地。”

常思豪心想:“如此說來,我筋骨肌肉都沒事,那就如同跟我當初在軍中時差不多,丟了內功,也沒什麼了不起。大不了多站站樁,再練回來就是了。”笑道:“我不懂內功成法,胡亂運氣,搞壞了身體也是活該。既然死不了人,又不礙活動,便無所謂了,先生又何必自責?”

劉先生瞠目瞧他半晌,喃喃道:“都說‘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這長命寶,指的就是內功了,用來抵敵,勁力倍增,養而不用,更可增壽延年。隻因命是先天給,內功卻是後天一點一滴努力練成,得來不易,所以武林人氏但有所成,看得比這條命都重要,沒想到常俠士竟如此豁達,倒教小老兒佩服之至了。唉,可惜老朽醫術不精,唉……”

思衣姑娘在旁問道:“劉先生,真個就再沒辦法了麼?”

劉先生思忖一陣,道:“老朽是不成的了,要是我那東璧老弟在……”

思衣忙問道:“您說的‘東璧老弟’是誰?”

劉先生笑道:“嗨,他呀,想來今年也有五十歲了,他走的早,你年歲小,多半沒聽說過。醫家針、砭、石、藥四大神技,針法排在首位,東璧老弟便是用針妙手,醫術之高,當世無人可及。還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十針鎖閻羅’。其實他要救人,一針下去,也就從鬼門關拉回來了,說十針鎖閻羅,一來是與他大號諧音,二來也算是給閻王爺一點臉麵。我們醫家敬鬼神而遠之,這點恭敬總是要有的。”

思衣笑道:“你說莫不是丟針兒李?我可還記著哩,小時常聽嬤嬤們說:‘再淘氣?再淘氣叫丟針兒李把你紮成大麻子、歪嘴子!’說的不就是他麼?”

劉先生一笑:“正是。丟針李這謔稱,是大夥兒和他開玩笑,因他總忘了自己的針擱在哪裏,看起來丟三落四,有些滑稽,說起來可就不大尊重了。其實那是他整日想著醫道奧妙,時常陷入深思之故。他大名叫李時珍,卻是時光的時,珍寶的珍,東璧是他的字。東璧老弟的脾氣是很古怪,不過世上的天才多半如此,也就見怪不怪了。”

思衣道:“我聽說當年院裏的人個個都被他說成是庸醫,別人給他起綽號,他也編綽號贈回,像個小孩一樣。好像就連院裏當時的孫陸周王四大聖手,居然也被他叫成什麼孫瞎抓,陸背書,周不顧腳,王不認藥之類的,我記得那時候院裏的嬤嬤們最愛聊他,說起故事來逗死個人。”

劉先生笑道:“是啊,老朽那時也蒙他青眼相看,受贈了個綽號叫‘半庸’。”

思衣道:“啊,原來您這‘劉半庸’的綽號也是他給起的,他說別人是庸醫,說您是半庸,那對您可算是相當推崇。”劉先生道:“推崇談不上,以他的醫術,對小老兒有三分看得起,老朽就已知足了。”

說話之間,臂上銀針已拔得幹淨,常思豪揮揮胳膊,心道:“劉老先生話裏客氣,多半是給那人留著麵子,一個人的名字居然被老太太拿來嚇唬小孩兒,又能好到哪去?”

思衣歎道:“可惜他十餘年前離開京師,雲遊四海,治病救人,也不知道到如今身到何處了。先生,您和他還有往來聯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