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 聯橫(3 / 3)

戚繼光狠狠扽著他的手,神情激動,說道:“好兄弟!這話真他老寧說到俺心窩頭去了!”

“老寧”便是姥姥,戚繼光本是山東人,興奮之下竟冒出一句家鄉方言來,登時意識到失禮,忙收斂了笑容。

劉金吾壞笑道:“哈,戚大人,你來京這些日子滿嘴官話,憋得夠嗆吧?”戚繼光瞧了眼常思豪,更覺尷尬。常思豪在他胸口輕輕捶了一拳,笑道:“娘個蛋的,彼此彼此!”戚繼光驚得咧開了嘴,半晌戰戰兢兢的小心,沒想到一句髒話反而拉近了彼此距離。訕訕陪笑道:“實話說,我在前線罵兵罵慣了,進京之後還真不習慣!”

“底下多挨罵,戰場少挨刀嘛!”常思豪說著扯了他手攥了又攥,笑道:“都是血窩子裏爬出來的,明白,明白!”

四隻手實實握在一處,那粗壯的指頭、緊實的肉感登時讓戚繼光的心裏沒了縫兒,兩人摟在一處大笑。劉金吾張臂攏來:“我生平最大的願望就是能領兵打仗,可惜還沒這個機會。但是跟你們兩位兄長在一起,感覺這全身的血都熱了,戚大人,咱們三個同心同德,如蒙不棄,何不學學古人,來一出桃園結義?”戚繼光歡喜猶豫,向常思豪瞧去。

常思豪笑著把那封“百二秦關”塞回他懷裏,說道:“百二秦關終是土,怎比大明戚老虎?能與戚兄結拜,那可是常思豪的福分!”

戚繼光大喜:“說什麼福分,戚某才是求之不得呢!”疾步牆邊推窗望去,掃見園中花徑曲折處有一小池,周邊瘦柳凋敝,當中一株古梅遠探池間,長枝虯擰崢嶸,苞英疏淡,甚是好看,遂指道:“可惜隆冬無桃花,就到那株梅下如何?”

常劉二人一見此景絕妙,俱都叫好,劉金吾道:“還須準備香蠟,我去喊人。”常思豪一笑:“大丈夫何必煩瑣?”從牆上摘下一柄鎮宅寶劍,當先出了暖閣。

三人來到梅樹之下,常思豪拔出劍來,直插入地。戚繼光會心而笑,也拔了自己腰刀插在左邊,劉金吾拿下自己那柄鑲珠嵌玉的小劍,插在右側。三人於刀劍之後齊齊跪倒,仰望梅枝之上無限天穹,拜了三拜。站起身來,執手互視大笑,又熱絡許多。說到兄弟排名,戚繼光年紀自然在常思豪之上,不免覺得有些拘束。劉金吾道:“戚兄,我們敬你的是軍功,可不是年紀,內閣那幫老頭子哪個不七老八十了,年紀是大,又做過什麼事來?”常思豪也點頭同意。兩人拜過大哥,劉金吾順勢將常思豪也拜了,笑道:“咱們兄弟隻我沒有軍功,自然是做三弟啦。”常思豪見他執意如此,也便不去多說,笑著伸手將他挽起。

戚繼光從懷中掏出兩柄無鐔的短刀分贈二人。常思豪接過來一瞧,隻見這小刀長度不過兩掌,象牙柄、象牙鞘,柄上嵌刻有圓邊的桐葉櫻花紋,式樣與瓦當類似。輕輕拔出少許,立時有一股清氣外瀉,刃鋒冷森森帶著波浪狀的幽紋。脫口讚道:“好刀啊!”戚繼光笑道:“這種刀名叫‘脅差’,是當初平倭之時我在一日本刺客手中繳的,因愛其做工精細,所以一直帶在身上。今天正好送給兩位兄弟,權作結義之禮吧。”

劉金吾耍了兩耍,也很是喜歡,笑道:“那可要多謝了。”揣進懷裏帶好,拍了拍膝頭塵土,又道:“不過,戚大哥,現在朝廷還在徐階掌控之下,咱們結義之事不宜外傳,當著外人,平時怎麼稱呼還怎麼稱呼,免得落下結黨營私之嫌,讓人抓了把柄。”戚繼光點頭:“正該如此。”劉金吾道:“咱們現在要將老徐的軍還有點困難,不過他想動咱們兄弟,也沒那麼容易。我已經想過了,此公太滑,要動他,還得從他兒子身上下手。走私通倭雖然取證不易,但是兼並土地的事總是瞞不住人,你對南方比較熟悉,還有不少老部下在那邊,這方麵的材料須得多搜集搜集,否則空口無憑,將來不好說話。”

戚繼光點頭:“極是極是,我這便著人去辦。”

劉金吾笑著拔起小劍擦拭,道:“不急不急,喜事當前,咱們先來看一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