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魚龍震(1 / 2)

出劍之人,正是江紫安。

她懷抱廖孤石之際,身上紅衣被鮮血染浸,其色更鮮,此刻旋身起勢,紅衣怒綻,這一劍如自血海中來,殺氣萬千!

鄭盟主知道以她武功絕無勝理,驚叫:“不可!”拔步前衝。

與此同時,廖廣城身形不動,龍泉劍起,由左至右微畫個弧圓,劍脊貼上江紫安的劍脊,悄無聲息,順勢一按一帶——

江紫安前衝之勢本已十足,這一下受了個加力,速度更快,腳下不穩,便生踉蹌,劍尖也被引向虛空,就在她失衡將跌之際,廖廣城一腳飛起,穿過她右腋下的空檔,折膝向後一勾,正踢在她背心之上——

隻聽“喀”地一聲骨裂脆響,江紫安的身子飛起在空,向他身後跌去!

劍光忽然耀目。

廖廣城右單腿仍在空中未收之際,鄭盟主一劍已然遞在中途!

常思豪明白,此刻廖廣城劍中勁路向後未回,一腿在空舊力已去,另一腿用作支撐,需要彎曲才能再度加力閃避。

可是彎曲需要一個瞬間。

鄭盟主這一劍直取對方腰際,正是攻其必救又救之不及處。

間不容發,就見廖廣城腰胯一擰,在空之腿下沉,支撐腿甩起,向鄭盟主腕間掃踢!

這一踢的力量僅憑重心轉換得來,無法借助蹬地貫勁,力道不強,卻又是以橫破直的妙手。

以橫破直,如同在末梢撥動平衡懸空的秤杆,力度無需很大,隻需輕輕一點。

用最小的消耗,做最大的功,正是內家武學的妙要核心。

兩個人格鬥,身體之間必有距離,而出招的速度再快亦有極限。以身形的進退、身法的轉換縮短彼此間距,即便出招的速度不變,擊中對手的時間卻能得到大幅的縮短,這便是以空間換取時間,亦即武學中的時空轉換。以橫破直,便是這種時空轉換的應用之一。

由於身位的變化,對手重心已不在原點。鄭盟主情知在自己刺中對方前,一定會被先踢中手腕。

尋常武者麵對此般變化,一定選擇撤劍截擊對方足、脛,或退步讓招,再行組織進攻。這是因為人在生死之際對武器有一種強烈的依賴感,有人在格鬥之中,明明手中兵器已然派不上用場,仍要死死握住,便是因為有了兵器,心裏才會踏實。

鄭盟主是何等樣人?當時五指一鬆一送——

長劍撒手!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劍脫人控,仍往前行,攻勢未衰,不改勝局。

廖廣城右手持劍,劍在身後;左手在空掌握平衡,回救不能;右腿下落,足未沾地;左腿前踢,未中敵身。眼瞅這一劍便要從腹間刺入,他眉峰一挑,心中發狠,背上用力,向後一挺——

嗖地一聲,脫手劍刺入衣內,貼膚過胸,劍尖直向下頜透去!

他感覺到胸腹之間一涼,知道不好,也摸準了方向,拚命向右側頭,隻聽“哧啦”一響,劍尖刺破領口,竄將出來,冷冰冰劍脊貼在腮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