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警訊(3 / 3)

眾人知他這兩朝老將連皇上也要禮敬三分,如今說出這話已算不易了,當下都哄聲陪笑,常思豪也便歸座。此時身後有人托著杯酒湊了過來,笑道:“俞老爺子,許久不見,您這聲音還是這麼洪亮!說來也怪,您這屬鼠的嗓子,怎麼和屬雞的一樣呢?”

俞大猷一見是劉金吾,登時臉露笑容,道:“哎喲,小猴崽子,你這是又精神了啊!娶了媳婦沒呢?你爺爺死得早,我得替他老人家抱抱孫子啊!”

劉金吾的祖父劉天和當年做過一任兵部尚書,和俞大猷不論在公在私都往來頗多,小的時候,隻要俞大猷進京過府,劉金吾就去繞著他腿邊轉,纏他講帶兵打仗的事,故爾兩人十分親切。此刻一聽俞大猷拿自己逗趣,便也笑了起來:“嗨,我這功不成,名不就的,靠著祖宗餘蔭度日子,哪還有心娶妻呢?本來也想著投軍效力,攢點軍功,可是俺答讓侯爺給退了,土蠻讓李成梁給擋了,倭寇讓您和戚大人平了,我是老牛大幹燥——有勁沒處使啊!”俞大猷一笑:“小子,馬上就有你使勁的地方了!”劉金吾驚喜道:“怎麼?倭寇又卷土重來了?”

郭書榮華道:“瞧你,倭寇若真重來,也是百姓先受苦,有什麼可高興的?”

俞大猷搖搖頭,臉色凝重:“不是倭寇。是有人屯兵,要造反呐!”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劉金吾笑道:“造反?不會又是那些種大地的泥腿子罷?他們鬧鬧哄哄的,年年折騰,能成什麼氣候?”俞大猷道:“這你就太小看他們了!韋銀豹這名字,你可聽過麼?”劉金吾翻翻眼睛,想不起來,常思豪、秦絕響更是都沒聽過。

郭書榮華道:“南蠻洞民有五類,便是苗、瑤、嘹、獞【音壯,即今之“壯族”】、仡佬,尤以獞人最為善戰。韋銀豹便是獞人的領袖,從他父親韋朝威那輩開始,便不斷反我大明,組建匪軍。韋銀豹也是從年輕時便參與進來,帶領匪軍奪縣攻城,在廣西一帶為害甚巨,官兵幾撲幾滅,始終未能將他們剿盡根除。老將軍,怎麼,他們近來又有所抬頭麼?”

俞大猷道:“何止抬頭而已?隻怕要站起來了!前段時間由於軍糧總是不足,我派人查問情況,發現百姓的糧另有別人大批收購,一開始我還當是不良米商所為,哪想到順藤摸瓜,卻查到了韋銀豹的頭上,此人與我同歲,十幾歲便開始造反,鬧騰了五十來年,忽然消聲匿跡。卻原來帶領著一夥人隱匿在古田一帶人際罕至的山中,打造軍器,積草屯糧。據粗略估計,他手下人數至少已達五六萬之巨,一旦攻殺過來,莫說是村野小縣,就算是衛所巨城,也難抵敵啊!”

戚繼光道:“這便奇了,幾萬人的軍糧收購,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以前這些古田匪軍組織混亂,更無財力,缺東少西便到縣城燒殺搶掠一番,如今怎麼忽然變得如此精明謹慎、財力雄厚了呢?”

俞大猷道:“我對此也大感奇怪,著探馬詳查之下發現,他們現在的人員組成也變得極其複雜,原來隻是些廣西當地的獞人,還有些苗瑤雜蠻,原都是務農者居多,現如今卻又增加了大批的漢人,大多個子不高,口音複雜,竟然像是來自沿海一帶。由於他們現在組織嚴密,極難滲透,故而未得其詳,今次回京,我便正要向皇上稟報此事,盡快組織財力物力,將他們撲滅於萌芽之中,以免久後其勢大成,則悔之晚矣。”

常思豪聽到此處,目光不由自主地便向徐三公子身後瞧去,恰此時,江晚的目光也正向他這邊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