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豪默然。誠如陸老所言,朱情和江晚那種對自身信念的堅持,和鄭盟主的劍家宏願一樣,在外人看來大概都是一種近乎執拗的堅守,背後那殉道般付出的時間與生命,在別人眼中,泰半也都是無謂可笑的犧牲。正邪善惡或可以陣營標確、涇渭分明,而今麵對的,卻是一個對錯難言的困境。就像江晚無法說服自己一樣,自己又如何能得到對方的認同?
一片靜默中,小山上人道:“不能曉之以理,有些時候,就要動之以情了。說回來,此事還要落在常盟主身上。”
常思豪一愣:“這話怎麼說?”
小山上人笑道:“盟主怎還明知故問呢?遊老劍客當年號稱‘橫笛不似人間客’,為人瀟灑不羈,為何卻年紀輕輕幽隱於洞庭?”
常思豪心想他隱不隱的,和我有什麼關係?一時更是摸不著頭腦。
小山上人見如此提示他仍不明白,稍感納悶,隨即拍額笑道:“唉,怪老衲糊塗,這江湖中上一代的舊事,腐沉多年,原非你們這些年輕人喜歡聽的,大概秦老施主也未曾講過。常盟主不知,也就不足為奇了。”
陸荒橋搖頭而歎道:“上人腐沉這二字,用得太令人傷感了。昔年的江湖英傑倍出,人才濟濟,何等輝煌。那才稱得上是雲霞蒸蔚、龍走鳳飛,哪像現如今蛇蠍遍地,處處豺狼,幾隻山貓野獸抄些墳頭黃紙,糊麵俠義大旗,招些孤魂野鬼,攬些地痞潑皮,便也做得一方主宰,成就一派勢力,說來真是令故人齒冷,俠骨生悲呀。想當年我太師爺那會……”
小山上人知道“想當年我太師爺如何如何”是他口頭禪,說起來就沒個完,忙衝常思豪嗬嗬一笑打斷接過來:“陸老這話是極端了些,不過確然如此。昔年的江湖,俠義之士有如過江之鯽,身份夠得上劍客的也有數千之多,可謂洋洋大觀。那時的遊老劍客年輕瀟灑,文武雙全,與江南的蕭鬱拾煙、山西的秦釀海並世齊名。乃是武林中著名的美男子。”
陸荒橋接過來道:“遊老當年玉笛染盡洞庭碧,劍嘯君山天下輕,確是江湖超品人物,蕭鬱拾煙當年以劍稱雄,論起來,就算是百劍盟裏也沒幾人趕得上他,與遊老並稱倒還勉強。秦釀海可就要遜色一截了,常盟主莫怪老道討人嫌,你家這祖太爺子當年在武林雄風會上賀號‘萬裏刀橫’,也算是俗中佼佼,不過論功夫也僅止步於劍客之境,論經營手段,比他兒子秦浪川還要差上一層。說他與遊老並世倒也不差,但要說齊名,可就稍有些牽強了。”
常思豪道:“是,是,連我盟的徐老劍客都很推許遊老,別人就更不須提。”
小山上人一笑,繼續道:“據說與長孫笑遲一同歸隱那位水顏香姑娘,生得天姿國色,可稱當世第一,老衲無緣得見,無法置評。不過在當年來說,那公認的武林第一美人,便是天山派的‘研雲仙子’王美尼了。據說這研雲仙子兒時,原名本是女字偏旁的‘妮’,越長越大,人也出落得越發漂亮,父母怕她紅顏薄命,便將妮字,改成了尼姑的尼。”陸荒橋點頭:“改名換字原屬笑談,不過她經此一改之後,果然健康長壽,倒也算得一奇。”
常思豪心想這二人上了年紀,腦子畢竟不清不楚,怎麼一說起陳年舊事,就東拐西竄的不著邊際了?又覺這兩大掌門總不至於如此糊塗。當下插言問道:“莫非這王美尼與遊老劍客的退隱有什麼關係?”
小山上人笑道:“有啊,大大有關。遊老當年對研雲仙子十分傾慕,那時趕上天山、崆峒等九門十三派共剿白蓮教,二十二路英雄上廬山,於是他便也參與其中,加入了戰團,一則為武林正派出力,二來也是為了維護研雲仙子的周全,卻發現,秦釀海和蕭鬱拾煙早也到了,二人都是同懷此心。後來漢陽峰頂一場血戰,白蓮教大敗虧輸,小明王、三聖母伏誅,白蓮十四劍雄身首異處,正道可算大獲全勝,當時統計戰場情況,秦釀海為救研雲仙子傷了一臂,蕭鬱拾煙殺敵最多,遊勝閑手刃小明王,功勞最大。三個人可說是不分軒輊,沒想到,研雲仙子卻在此役中,遇見並喜歡上了一位有婦之夫,那便是蜀中唐門的主人,唐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