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豐道:“師父,這寶福老人莫非是大師伯一脈的弟子?”
吳道點頭:“俗事妨道,因此許多舊事我也沒和你們說。你瞿三師叔認為藝無止境,自己始終是個學生,所以終生學藝不授藝,一輩子也沒留下個徒弟。我呢,是覺得投緣對性的便教,因此先後收了你們八個。你大師伯龍上弦可就不同嘍,他號稱‘扭轉乾坤真妙手,古往今來第一人’,教下的徒弟沒一千也有八百,可是學生都是慕名來沾光的多,踏實下心真學真練的,也就有限那幾個,小寶是其中之一。可他剛練出點本領,卻又遭那些不長進的同門排擠,因此迫不得已灑淚離開了師門,後來遇上天正老人一脈的傳人,也算一場奇緣,然而對方卻又瘋瘋癲癲,隻教了他半套天機步,便不知所蹤了。”
常思豪道:“半套?”
吳道回答:“是啊,說是半套,其實是小半套而已,古傳天機步有雨行、雲隱、天機、神變、淨衣、歸塵、蹈虛、聆箴八境,合稱‘八步登天’。隻是練成的人少之又少,想來那傳人並非真正瘋癲,也許隻是看小寶資質不夠,便中途放棄了。”
常思豪得知自己所習練的隻是殘缺不全的片斷,心下一片黯然。然而想到學海無涯,此生有限,實也沒必要太過執著,也就不再多遺憾。
這一切神態變化都悉數落在吳道眼裏,他微笑著點了點頭:“天正,乃一大一止之意,道門守一歸一,一為至大,得一可止。人性尚貪,你這孩子倒也有點慧根。來來來,你再把這天機步的姿勢擺好。”
常思豪點頭,兩足一前一後重新站好,吳道讓他將前腳尖內扣,脊椎垂直繼續下坐,直至大腿與地麵平齊,後膝蓋頂藏在前膝窩後一寸。常思豪依言而做,姿勢擺對之後,隻覺一股酸火從腳心底下騰起來,經膝過腿,順背後、兩肋裹著筋螺旋鑽上指尖,頓時手心裏有了心跳。以此姿勢在洞中行走一圈,背上熱汗直淌,仿佛全身骨頭都在火裏煮著一般。
吳道瞧他額上汗珠微微一笑:“這就對了。兩手是心門,兩腳是腎根,勞宮內縮火自降,湧泉提起水蒸雲。你依此法練去,便是心腎相交,可將多餘的腎陰之水化作元陽正氣,扭轉體內陰盛陽衰的局麵。平衡之後若能再深入勤習,更可體會到內勁水火爭變之態,屆時風雷起處,自能盡了生命妙蒂初源。”
常思豪大喜拜謝,問道:“師叔祖,不知您傳徒孫這功法叫什麼?”姚、左二人各自皺眉,想師尊幾日水米不沾,本來就已經夠虛弱的了,你這小子好不懂事,治完了病還喋喋不休、沒完沒了,如今還認成徒孫了!然看師尊心情尚好,又不便多言,隻好忍著。
隻見吳道笑著反問:“你瞧這步子像什麼?”
常思豪想了一想,覺得自己剛才的姿勢極其怪異,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說實在的,這步子要邁得開,必須扣趾提膝,倒有點像公雞走路的樣子。”
吳道大笑:“雞走路?你倒很會形容,其實這步子本為你調整身心而適時編改,哪有什麼名字?不過雞者司晨之物,逢陽必起,既然姿勢相像,功效亦一,用它命個名也恰如其分,那就叫‘雞腿步’吧。”
常思豪一咧嘴,心想“天機步”名字蘊意深遠,“鬼步跌”頗有氣勢,這“雞腿步”卻是要多土便有多土,但是知道名稱原本無用,一切重在內涵,當下忍著笑意準備再拜謝恩。就在剛剛跪倒之際,忽覺腦後風聲驟起!
沒等他反應過來,那一道風已從頭頂掠過,瞬間飄落在雲床之畔,定睛看時,來人滿頭墨汁,神色慌張,正是“東海碧雲僧”陳歡。
隻見他一伏身躲在吳道背後,喘著氣道:“老吳救我!”
洞外傳來雪山尼的喊聲:“陳歡!你個殺千刀的!還不給我出來!”
碧雲僧喊道:“出去我這老胳膊老腿還不得被你打折?”
雪山尼罵道:“打折了算什麼?砍下來不也有人給你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