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 當行論(3 / 3)

小林宗擎道:“當初鄭盟主在時,與高閣老誌趣最相投契,本來他們已將劍家宏願如何實現的方略商定,準備逐一推行,不料高閣老性情剛直,中了徐階的計策,為胡應嘉一事遭到言官群起圍攻,不得不托病退職,大好願景也就此落空。不過他回鄉之後一直憂思國事,與鄭盟主未斷往來,因距嵩山較近,與少林也多有聯係。前者師兄出離京師,在回歸少林途中特意去了一趟新鄭。得悉鄭盟主不幸身故之後,高閣老痛得以拳擊窗流血,久久失語,不能自持。但聽得有常少劍繼任盟主一事,心中又燃起希望,同時對少劍的內心卻不摸底,因此才與小僧的師兄定下一局,派普從攔路迎接,引您到桃園一聚。”

常思豪微微帶冷地笑道:“高閣老臨別之時也沒露出身份,看來是想瞧瞧常某人能否言行如一嘍?”

小林宗擎道:“江湖凶險,官場謹慎,盟主還要多多體諒。”

常思豪歎了口氣,說道:“體諒不體諒的,可以擱在一邊。大師此來有什麼話,就請直說了罷。”小林宗擎道:“實不相瞞,徐閣老致仕之事傳出,我等大感歡欣鼓舞,但知徐黨殘餘勢力依舊龐大,保守風氣濃厚,必不肯與您通力合作推行劍家方略。師兄的意思,是希望您能夠從中斡旋,將高閣老官複原職,有他助力,一切必然順水順風。”

秦絕響一聽便反感起來,道:“豈有此理!大哥,少林武當這兩派辦事沒個譜,聚豪閣的事八字沒一撇,扔下了,又來推薦什麼下野官員,這不是瞎胡鬧麼?”又轉向小林宗擎:“小林師傅,咱們就事論事,有理說理。您也別怪我說你們的不是,我且問你,若沒有你師兄小山宗書和武當派老陸頭兒出的餿主意,我家唐太姥姥能不能死?”

一句話問得小林宗擎張口結舌。

常思豪道:“這事是齊中華行凶,誰都沒法預料,又怎能怪在小山上人頭上?”秦絕響也不理這茬兒,仍盯著小林宗擎道:“大師,佛家講個因緣,沒有前一因,得不來這後一果,你們佛門以慈悲為懷,該不會說我太姥是報應到了,就活該這麼死吧?”小林宗擎趕忙擺手:“罪過罪過,怎麼會呢?”

秦絕響道:“好,你是明白人,這話我也就跟你說:我跟太姥姥的感情,那向來是最好,她對我也是比她親孫子唐根都疼。知道她老人家出這事那會兒,我帶人殺上少林的心都有,要不是我大哥死攔活攔,現在說不定是怎麼個情況。老太太過世了,你們再送多少禮、搞多大排場有什麼用?人心隔肚皮,很多事情不能強求,過去的事就算了,不過人與人之間,起碼的尊重總該做得到罷?拿這回的事說,你們這嘴裏說得多好聽啊?左一個親切,右一個想念,左一個憂思國事,右一個公義為先,可是明知道京中風雲變幻,不來幫忙,這會兒塵埃落定了,又摸上來嘻嘻哈哈套交情。我們兄弟倆再是孩子、再不懂事,也能瞧出個水清魚淺來不是?”

這話又冷又透,可算是絲毫未留情麵。小林宗擎的屁股如掉地臉盆般顛來顛去實在坐不住,正要起身說話,又被秦絕響輕輕緩緩地按了下去,道:“別別別,您坐著您坐著,我也沒有別的意思,你們原屬好心,我還能真帶著人上少林興師問罪麼?其實啊,聚豪閣憋著要造反,一個個早晚都是死罪,朝廷自有辦法處理。內閣呢,早晚從六部官員裏頭也能選拔出人才充實,也用不著什麼下野官員。佛講話了: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才能究竟涅槃不是?咱們說句最到家的話,這江湖本不是你們出家人的江湖,官場更不是你們出家人的官場,我看您師兄和陸老劍客這掛礙啊,太多了,夢想也太多了,還是收收心,守好出家人的本分,在廟裏好好念經修道為上。您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