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挖番薯(2 / 2)

這下子我們都沒什麼心思去挖番薯了,直到下午我們的肚子又開始叫了,才重新扛起了鋤頭,準備去老祖屋挖番薯!

半路上我們又是遇到了民伯。

民伯又是一路嘮嘮叨叨的,把我們送到了老祖屋門口,再三叮囑小荷:丫頭,記得燒香拜神啊!

然後才絮絮叨叨的,拄著拐杖一路回去了。

現在我們站在了龍灣村老祖屋的門口。

老祖屋位於村頭的山腳下。

從老祖屋穿過去,就直接到了山腳下。那裏有一大片野生的番薯。

遠遠看去,綠色的番薯葉就像海洋一般望不到邊際。這裏出產的番薯個頭很大,一年四季都出產,生吃甜脆爽口,煮熟了就又香又粉。

這片番薯的海洋,是我和小荷一次在老屋裏玩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甚至村裏其他人都不知道有這塊寶地。

讓我和小荷驚異的是,來這裏挖番薯,每次挖到的番薯,僅僅可以吃兩三天。再挖下去就挖不到更多的了。

而且今天挖過一次之後,必須再過四五天再來,才會再有收獲。

如果你今天上午挖到了兩天的口糧,下午再來挖;或者是今天挖了,明天再來挖,挖到的番薯都是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而且都是蟲蛀了的。就算偶爾挖出一兩個好的,也是有一種被蟲蛀過的怪味道,難以入口。

雖然感到驚異,不過我和小荷那時還小,也沒有想太多,反而是掌握了這種規律。每次挖過之後,再等四五天再來挖一次,必然會有收獲,挖出來的番薯大如拳頭。而且一年四季都有。

教會我們如何挖番薯的民伯,得知這件事後,感慨了大半天,對我們說,其實那片野生番薯地,其實很久很久以前,很多村人都留意到了,但沒有誰能從那裏挖出番薯來的,挖大塊地都挖不出半個番薯。加上要走到那裏,必須是穿過老祖屋的走廊。

那條走廊陰森、昏暗,大白天的走在裏麵都覺得寒氣滲人,而且總似有人跟在背後,時不時發出哢嚓嚓的腳步聲,那腳步聲若隱若現,但當我們一轉身又什麼都看不見。

所以除了我和小荷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啥也不懂的小屁孩,村裏人基本上沒有誰願意走這條走廊的,包括村裏那些被大人教育過的小孩子。

每當穿越這條走廊,我和小荷其實都會有點心驚膽戰的,但是行走得多了,也沒什麼事情發生。再加上那大番薯的誘惑,我們的膽子也是越來越大,無所顧忌了。

老祖屋清一色的瓦頂石牆,以石灰混合黃土粉刷過。不過由於年代久遠,那層石灰黃土早已幹枯脫落,顯出青褐色的花崗岩。

這片老祖屋,是龍灣村人的祖先,世世代代居住的。原先本來隻有一戶人家,後來繁衍生息,子孫世代生活下去,房子便一間接一間的建了起來。繞著第一戶人家,漸漸的往外麵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