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木活字印刷(1 / 2)

從礬山下來,到了漁寮村,把收購的明礬和硫磺裝上船去。讓許俊帶上幾個護院的先行回去,穀永寧和陳耆卿還有小朵曹群等幾人留下來夜宿漁寮,第二天分坐幾輛牛車往瑞安城出發。

在出發前他們也詢問了一下曹群一些關於曹村和曹逢時的一些消息。曹逢時字夢良,號桔林。生於南宋建炎二年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授嚴州司戶。在文壇頗有名望,也正是因為他的原因,整個曹村也變得興旺起來。最近幾年還修了官路,建了驛站,四方的客商也雲集此處形成了一個集市很是繁榮。

穀永寧主要還是詢問了有關與曹時遠的一些情況。說來也巧,這個曹群就是曹時遠的遠房表侄。曹叔遠小名叔遐,字器遠,是曹逢時的兒子。生於紹興二十九年。少師事陳傅良傳其事功之學,從這一點來看他和陳耆卿還算得上是同門師兄弟呢。19歲以《春秋》魁鄉薦,獲鄉試第一。光宗紹熙元年登進士第,初任國子監學錄。

這曹叔遠,當時應該身在臨安了吧,費盡心力的來到這兒可擔心的是會撲個空,但曹群的一番話讓穀永寧又燃起了去曹村的衝動。聽他說這個曹村已經建立180年了,今年準備了一場盛大的祭祖儀式,作為本村最顯赫的曹叔遠家族就是這個活動的發起人,應該會出現在典禮之上,再說了裏儀式舉辦還剩半個月的時間。按理說也應該回來的。雖然對於能否見上一麵機會不是很大,但好奇心還是占據了很重要的因素,決定還是要去一下曹村,不管是否真的得見。

在去曹村的路上,大家正商量著要送怎麼樣的禮物。因為這個曹叔遠是有名的清廉正直的人對於賀禮大多是拒之門外的。討論了半天最後決定就送穀家的貢紙和陳家的一隻船槳。這個寓意自然是表明禮輕情誼重,料想他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到了曹村果然如曹群所講的這裏是張燈結彩好不熱鬧,他們找了一個村民問曹叔遠的家在哪個方位。那個熱心的村民告訴他們在村子中央的池塘旁邊的那一排房子就是曹家的。謝過這個村民之後他們來到了曹家門前。叩響了門。一會兒出來一個老婦人,一臉的慈祥問道“客家,請問找誰啊?”

“這裏是曹叔遠家嗎?”

“是的,我兒現在不在家,可能要過十天才能回來。”

“是這樣啊,”穀永寧臉上閃過一絲遺憾,但還是笑意著說“我們是曹學錄的朋友初次來到府上也沒有帶什麼東西來,這點薄禮,請您務必收下並轉達我們的祝賀之禮”

曹群趕忙把準備好的禮物呈上去。並且說道“姑奶,我是曹群啊,這次我家主人可是特地來找叔的。”

“噢,是群兒啊,都這麼大了,現在可能幹啦。要麼請你們公子進來坐一會兒啊。”那老婦人臉上的笑意沒停過,見到至親的人自然更加的親切。

穀永寧原以為是要吃閉門羹了,就靠曹群的關係也能進來坐一下也不要走這一遭。這個曹府雖說不是什麼大宅子,但放在整個曹村裏麵已經顯得分外的華麗了。四五間房屋圍繞著一個大的院子,後麵似乎還有片園地,入前門轉回廊進了大廳入座,奉上了好茶,穀永寧一看居然是高山雲霧。雖然在他們這個時代就值二三十塊一斤,可在當時可是貢品啊,不禁說道“真是好茶,高山雲霧名不虛傳啊。”

“嗬嗬,這為大人好眼力啊,這是今年新采的泰順毛尖,是遠兒前些日子托人快馬遞過來的,說是皇上貢品啊。今日貴客臨門就那出來招待了。嗬嗬”見老太如此說來,穀永寧料想曹叔遠主修的《永嘉譜》應該大功告成了,不然皇上怎麼會賜茶葉呢?

“老夫人言重了,我等久仰曹學錄的大名此次登門,未見其人實為憾事啊,但有夫人的新茶已經不枉此行了啊。”

“嗬嗬,請用茶”

“是夫人。”

喝茶聊天一會,就起身告辭,曹群還和他姑奶聊了一會,才不舍地離開。

“看來這個姑奶還很疼你的啊。”穀永寧打趣道。

“這個自然,要知道我以前小時候多少可愛啊。”一臉的幸福樣,引得眾人發笑。

他們剛走到池塘邊,就見一個年輕人,在那裏呆呆地看著,嘴裏不知在鼓搗著什麼。剛他們走近時突然冒出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