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獻紙(1 / 2)

“穀永寧接旨”

一個黃門的公公站在紙廠的中堂大聲的宣讀的聖旨,所有人都跪在下麵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穀永寧奉旨造紙業已完成,命八月十八日早朝,入宮麵聖,並獻平順紙於朝堂。欽此。”

“謝主龍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穀永寧起身接過聖旨,並遞上會子對公公說“敢問公公如何稱呼?今日來小民草舍辛苦公公了,日後當好好報答才是”

這些黃門中人見到錢自然樂意就說“如此這般太見外了,在別人麵前就叫聲張公公私地下叫聲老張不就行了啊。”。

“這如何可以,張公公不知上朝堂要如何麵聖啊?”穀永寧也是真的不太清楚見有人在就問問,反正也給了錢問一點也不會虧。

“這個嘛,隻要皇上開心如何麵聖都是可以的。如果皇上龍顏觸怒就不好辦了”

“是這樣啊,感謝張公公提醒,草民謹記。還有就是不知早朝幾時上殿啊?”

“早朝都是日出之時開始的,千萬不要遲到啊那可罪大了。好了時間也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

“送公公。”穀永寧將張公公送出去。心裏忐忑不安,畢竟這一次去見的是皇上。

平旦的時候他們就起來出發往皇城方向進發。經嘉會門入城。

在皇宮門外有禁軍看護,見他們來路不明上前攔路“這裏是皇宮,閑雜人等不準進入。”

“軍爺,我們今天可不是閑雜人等,我們是奉旨進宮麵聖的”說著就拿出聖旨。

禁軍頭領知道聖旨的模樣,就放他們進來了。在紫宸殿外,文武官員列班而立。能在朝中議事的都是國家的一品大員哪個不是國家棟梁啊,可在穀永寧看來就像是兵馬俑一般可愛。

突然間走過來一個人對穀永寧說“永寧,今天來獻紙了啊。”

穀永寧一看那是曹叔遠“器遠兄,是你啊,你怎麼在這裏?”

“我怎麼不能在這啊?要知道我可是在國子監教書的.自然可以出入皇宮了。”

“那也不用這麼早吧?”穀永寧警惕道心言肯定是有目的的,果不期然曹叔遠靠近穀永寧悄悄地說:“我是來提醒你的,現在的朝堂上紛亂繁雜要小心一點為是,最好是”

“曹學錄今天怎麼也來的這麼早啊?”他們的談話被打斷了。隻見曹叔遠臉色頓時慘白穀永寧一看原來是韓佗胄韓丞相。

“韓丞相好。”

“恩。準備好了吧知道怎麼說了吧?”韓佗胄傲慢的很

“草民明白。”

“知道就最好,小心點別說錯話。”

說完,瞪了一下曹叔遠就走近人群之中,阿諛奉承的話頓時不絕於耳。這個韓佗胄,蹦躂不了幾天了。看看曹叔遠漲紅的臉對穀永寧說“永寧你自己多加保重,我先走了。”說完就匆匆離去。穀永寧感到了背後颼颼的冷風和無影的刀劍。

早朝準時開始了,諸位文武大臣按照品階高低依次進入,穀永寧隻能和隨扈一起站在紫宸殿外等候。

剛才一進來天還微亮看不清四周的景致,現在天色漸明倒是可以欣賞起皇宮的美景起來:這個紫宸殿是皇上的早朝正殿,在建築上出現斜袱,木結構內部空間及塑造形式及精煉,為創造力的高度發揮。建築屋頂坡度加大,大膽使用減柱法,瓦用琉璃瓦和青瓦組成剪邊屋頂,給人以柔和燦爛的印象。樓層結構一個外二層內三層的結構,跟滕王閣相似,但比他宏偉的多,怎麼說也是皇家宮殿啊。可惜的是宮門還是老樣的仍為梯形木樁支撐,表明拱券式結構還沒有在南宋出現或者說是普及。穀永寧以後要修城門就要修成拱券式,這樣的城門才夠堅固。紫宸殿的正麵有漢白玉的階梯雕刻工藝上麵小巧精致成為主題,四周的亭台樓榭各有千秋真像是將東京城搬到了臨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