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後顧之憂(1 / 2)

可是回到現實中來,穀永寧不得不去麵對接下來的挑戰。危機依舊存在。這個臨安城裏沒有什麼地方是安全的,因為在他的內心充滿了對於死亡的恐懼,雖說這個死亡對他來說還是很遠。

在他看來這個孩子是他的心血,但是史彌遠的虎視眈眈讓他不得不多一點的思考,是不是要和史家做一次徹底的切割。但想想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他一個人能處理的畢竟史丞相現在的權勢要想弄死一個人比捏死隻螞蟻還要來得容易,更何況自己現在是在人家的勢力範圍內,要殺要剮都得看人家的臉色,而自己就隻有200個親兵還有這一大家老小。要離開這裏才是最根本的辦法。

想到這裏突然間腦海裏蹦出了一個人:林景衡。

這個可是穀永寧的一個救生圈。不要小看了林景衡這個人,在最關鍵的時候就是他的出手才能挽救了他。

看來是應該好好地去看看那個小子了。正在思索間,門外的一個親兵匆匆地跑了進來,手上拿著一樣東西。穀永寧接過來一看,大驚。

“這是真的嗎?是誰送來的?”他問到。這個東西真的是太重要了。這個關鍵的消息甚至比得上十艘炮艦的威力。

“這個書信是王太守送來的,大人是第一個知道這件事的人。”那個士兵說到。聽他的口氣這也是一種好消息似的,但是在穀永寧看來這是一個最壞的消息。

密州保住了,而且方郭三的軍隊還開始向莒州方向進軍,聽說孟珙在這個節骨眼上還自作主張配合紅襖軍作戰。孟珙是一員虎將,但他最大的缺點是不知道時世的變化無常,也許是殺敵報國心切的原因,現在倒成了人家手中的把柄。

這不是添亂子嘛。要知道金宋議和才剛剛談妥,可沒有幾天的工夫怎麼又以這個宋軍的名義公然的出兵伐金。這不是撕毀和約是什麼?最要命的是穀永寧他現在人在臨安,要是史彌遠一個不高興,給他扣上一個撕毀金宋盟約的帽子,這不死都是件難事。

這該怎麼辦好呢。穀永寧頓時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而去見林景衡的事也就被拋在了一邊。現在要做的事就是想一個辦法能夠保住這一家大小的命,因為他隱約間感到這其中的殺氣的。留給他的時間已經 不多了。

穀永寧的預感果然不錯,在他收到這封急件後的兩天,史彌遠也收到了相同的信息。這個可不是因為消息傳播的快,而是史彌遠他也有自己的消息管道。當然這管道的頭子就是當日被叫上府去的聶子述。

說起這個人,他倒是有幾分本事的,也是一個學者型的官僚。隻是他在朝廷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白手套。通過他的威望來為史彌遠的一些做法來背書。前段時間去金國議和就是派了他前去。當然事情不是光光就這樣算了的,這個聶子述也算是個精明之人,在金國的時間裏居然買通了當朝的左丞相仆散端,通過這個眼線還是獲得了山東的最新的消息。可是這個仆散端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很快地就在政治鬥爭中成了犧牲品被罷了官。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聶子述所提供的消息到底起到了多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