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啟示(2 / 2)

其實就在這個時候整個中國地區都已經開始進入了白銀貨幣化的時代,這麼好的時候怎麼能夠錯過呢。心裏的忐忑之心頓突然就消失了。

以白銀作為國家貨幣的基本,再用銀幣來驅逐劣質的銅錢,使自己的購買力得到提升,再反過來進行操控將來的金國的經濟,這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構想。

對於造銀幣這樣專業事情自然是要交到陳平的手上的,但是對於國家錢莊的設計倒是個大難題,現在穀永寧手上能打戰的將軍多,要一個能算錢能做帳的人卻是很難找得到的。就在所有的事情都被困在這一點的時候,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李鳴複,字成叔,瀘州人。嘉定二年進士他可是提出了紙幣流通製度的人,更何況,他是曹豳的好友。一個遠渡江河來到海州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協助建立屬於海州的錢幣製度。

說到李鳴複,不得不提一下這個人。這個人的官運可是好得很,在曆史上曆官權發遣金州兼幹辦安撫司公事。製置使鄭損薦於朝,乞召審察。授司農寺丞,遷駕部員外郎,遷兵部郎中。麵對,遷軍器少監、大理少卿,拜侍禦史兼侍講。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官職,一個文人能夠有這樣大的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他願意放棄如此好的前途來到這裏又是為了什麼呢?

目的很簡單。就是要造一件世上的人所想不到的事情。

第一次的見麵其實是很平常的。這個李鳴複給穀永寧所留下的印象不過是人高馬大,身材魁梧,但是又充滿了精明,絕對是個智者。在和他的交談中也能引證了這些。

“李先生,對於我海州自籌貨幣可有意見?”

“大人,你是足值造錢嗎?”這個話有點專業,穀永寧有點不懂,他接著說“白銀為國家貨幣之基礎,重點在於有足夠的白銀作為備用,一旦國庫進空,那麼將會是災難的開始。”

“先生說得很對,可是白銀的數量是有限的,要想多發點銀幣又當如何去做。”

“這個不難,國家的信用為尊。”

“國家的信用”他若有所思。這個國家的信用就是用國家的公權力來強製實行。這樣做自然就是貨幣最基本的道理。可是有什麼不同嗎?

“私鑄之幣,始於錢輕,使錢之自若金之直,雖賞之不為也。錢之所以輕是因為銅錢太多了。\"這可是新鮮,以前總是聽說銅錢缺所以禁止銅錢過江,可他卻提出了這個截然相反的理論。

“夫珠玉、黃金,可貴之物也,銅雖無足貴,而適用之物也。以其可貴且適用者製幣而通行,古人之意也。今人見之,凡可易貨之物皆可為幣。今秦蜀之中又裂紙以為幣,符信一加,化土芥以為金幣,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夫楮幣之作,本借虛以權實爾。虛與實相當,可以散,亦可以斂,是之謂權。”原來是這樣,自古以來,銅錢都是可以兌換的,隻是皇朝在銅錢上刻上了自己朝代的名字而已,但是製造銅錢可是要花大量的資金,往往這個資金要比銅錢還要值錢,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局麵。

這些關於貨幣的理論知識,其實穀永寧 也隻是聽個大概,要想完全的聽懂的話,估計要花上點時間,但是現在要做的就是馬上上馬項目而已。

“先生說得很對,那麼這裏的銀幣製造就交給先生您了。這製造多少的數量就有賴先生斟酌了,這海州的一切都要靠先生了。”

“成叔自當盡力。”李鳴複拜謝。他臉上寫滿了高興,在他看來這可是一項重大的變革。而穀永寧也很滿意這樣的分配,相信很快第一個鑄幣廠就要產生了。心中的幻想也就多了起來。沒有人知道這個李鳴複心裏埋著怎樣的秘密,但是從他的臉上倒隻能看出一絲的愉悅。一個如此敬業的人有這樣的反映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可是這個人來到這裏不過短短數日,難道他有了一種心的辦法?

謎一樣的男人,猜不到他的內心。

他是個人才,在他的手上,一座造幣廠就要建造起來了。可是,這最基本的資金在哪裏?海州的窮困可是他心知肚明的,難道真的要走上已戰養戰的道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