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進中都(1 / 2)

“大人,金人使者到。”說著進來的人就是大金國的使者。

隻見來人挺拔英碩,眉宇間露軍人的氣質。軍人,難道這個人是高琪的心腹?想想也是,這個時候了所有的人都不可靠也隻有自己的這一點實力能說的上話了。穀永寧心裏有了計較也知道這個事情不會很複雜。原本他所擔心的是在金國的內部會有雜音,是戰是降肯定是有爭論的,這一點他是想的比較清楚的,畢竟在這個時候沒有人能保證一切都是順利的進行的。

戰爭,隻有看誰的拳頭硬才是真的本事。

想的這麼多,金國的使者早已經到了眼前了。/隻見得那使者先是行禮,便說道

“尊敬的穀大將軍,我等奉大金右丞相高丞相的使命,來到貴軍,希望商談兩軍和談的事情,希望將軍明白我們的心意。這裏我們帶來了丞相的一片心意。”說著就端上了一些黃金首飾還有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

“這些是鹿茸、琉璃珠、還有大金的國寶玉璽。”說話間的眼神不停地盯著穀永寧,正當說出“玉璽”二字的時候,終於,穀永寧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臉上的表情為之一震。

這個是真的嗎?想不到玉璽都拿出來了,看來這個大金國是準備要投降了。可是轉念一想,這玉璽是真是假還不知道呢,再說了大金國開國是盜用了大宋的玉璽,相傳靖康年間一共有9枚玉璽,而流落在金境的有7枚難不成是當中的一枚。

“把那玉璽呈上來。”

玉璽拿在了穀永寧的手上。這東西色綠如藍,溫潤而澤,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背螭鈕五盤,鈕間有小竅,用以一組。又得玉螭首一,白如膏,亦溫潤,其背亦螭鈕五盤,鈕間亦有一組小竅,其麵無文,與璽大小相合。上麵刻著“授命與天,既壽永昌”的字樣,想來是不會錯的了。可這是哪一方呢,就不得而知了。

這周林似乎明白穀永寧心裏的疑惑,也就開口說道

“這一方可是天下同文之寶。是宋真宗之物。”

原來如此,靖康之遺物今日重現,此刻的心情真如翻江之感。想不到當年的恥辱終於有重寫的可能了。看這一方印,似乎又回到了當年的時光。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可惜他已經不是宋人了。但還是個響當當的中華漢子。看到這一幕自然是心情澎湃。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是高興的時候,而是最關鍵的時候。穀永寧馬上想到了當中的不妥。

“你剛才說到是你們右丞相叫你過來的,怎麼不是皇上呢?”說著將這玉璽給收了起來。眼前的這個家夥似乎是個難以對付的家夥,一旦弄不好了還會上當的。這樣的事情又不是 沒有過,當年他自己就有這樣的戰績,這些都是後話了/。

“將軍,有沒有聽說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一般的人都能夠理解難道將軍就不懂嗎?”周林反問道,他知道對麵的這個人是在裝傻是在試探自己的深淺而已,於是故意裝著生氣的樣子。

“好,好一個良禽擇木而棲”穀永寧突然拍手道“看來完顏家算是完了。你說吧,要怎樣做你們才會交出中都城。”

“將軍果然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和這樣的人說話都不用費腦子。”這一語雙關,順便還酸了對手一把。穀永寧隻能暗地裏笑,這樣的家夥真是夠倔的明明是敗了還是這樣的有尊嚴,不免的敬重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