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就將他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其實也很簡單,根據高琪的講法就是他帶著軍隊退出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雁門關和中都城,但是要保證金軍在撤退的時候不能隨後攻擊,而且還要保證齊軍不得南下黃河,以黃河和太行山為界線,建立一個相對妥協的讓步。這應該是金國最大的讓步了。
穀永寧思索了一下,其實這幾個關口都是易守南功的地方,再加上仆散端的約定,誰進的了中都,中都就給誰。所以和高琪交換也不是什麼壞的事情,更何況這居庸關居然能夠抵擋著仆散端的20萬大軍就可以知道他的地勢的險要和守軍的頑強了。如果再硬撐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的。但是如果就這樣的結束的話那還談什麼呀。這一些地方都是能拿下來的,可是關外就不一樣了,出關就是大片的空地,進關就是中都城。這麼重要的地方要是丟掉了話那可是很麻煩的,再有了大宋為什麼要輸給金人就是因為沒有戰馬,而關外還有大片的馬場呢,這可都是寶貝啊。
“你家丞相的意思到是挺好的,可是中都不過20天內就能拿下來的,而山海關。居庸關都在我軍的控製之下,難道真的還有你們施舍嗎?”
“那麼將軍內的糧草還能吃多久啊?”周林笑著說,他似乎對於我們軍隊的供應是很是了解的。
“大約半年有餘,你難道覺得中都還能守上半年?”穀永寧氣洶洶地說道,因為這個家夥終於說到自己的痛處了。糧草真的是個大問題,雖說本來就有了充分的準備想不到到時還是有了問題,原因很簡單就是海船的物資運到陸地上的運輸線路時刻存在著敵人的騷擾,這也是輕裝前進的時候留下來的病根子。
“將軍,你就不用這樣虛張聲勢了”周林大笑道“我雖不是許攸,但自然對於糧草是很在行的。就將軍這樣的狀態自然是長期的半飽的狀態下才有的,這樣看來將軍的糧草供應似乎有了很大問題了。”
這真的給他說對了。周林的臉上的表情非常的陌生,真不知道有這樣的人在為什麼還要選擇投降。
“那你說說看你們要往哪裏去?”穀永寧也有點心虛了他知道一日不解決糧草問題都會被對方拿在手上戲耍,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他勵精圖治的後半生。
“隻要我軍過了黃河就好,大人無須為我們擔心。仆散端這個家夥才是大人最大的敵人。”周林倒是說了實話,看來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家夥了。
“那好明日正午,中都城下見。”
一個約定,注定要引起另外的故事。
周林走的時候,穀永寧對著他的背影喊“先生,你為何不留在我軍?”
“不,我是高丞相的人,生死都由他。”
“如果先生願意的話,我願意倒屣相迎。”
“我看是沒有這樣的一天了。”走的是這樣的堅決,就像他來的時候一樣。
穀永寧站在那裏,想的是那個思想了很久的中都城。明日,終於可以進城了。
這個城好高好大,大的讓人不敢不想象。
那日後的都城,正在風的那一頭等著他的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