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死當(1 / 2)

一個月後,這是一個晴朗的下午。

店鋪內茶香四溢,夥計王成趴在櫃台上打盹,我則坐在鋪子角落裏,清末的那把搖椅上,將泡好的雨前龍井倒進茶杯裏,晃著腿悠哉悠哉的品茶,目光不經意的掠過旁邊的貨架,在貨架的最上一層,擺著常家的那個陶罐。

常中華走的時候,把陶罐留了下來,他說,想不到那個陳玉蘭臨死前還是騙了自己一把,一個空的陶罐,要它何用?

但是這東西我和老潘也不知如何處理,於是隻好擺在鋪子裏,好在這東西看上去雖然樸實無華,卻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厚重感,擺在架子上,倒也頗能唬人。

之後,老潘就獨自回省城了,而且他順便帶走了陶罐的泥封,說回去找人鑒定一下,看這陶罐究竟有什麼古怪。

他臨走前還給我丟了個紅包,說是常中華這件事的分紅,我打開一看,居然有兩萬塊。

看來老潘這一次生意算是賺到大的了,隻是我心中卻一直疑惑,拋開常家的事不說,那一次我做的夢,如果不是這個陶罐的原因,我怎麼可能夢到根本就不認識的常老爺子?

但老潘沒有多說什麼,我也沒法問太多,隻好捏捏鼻子拉倒,好歹這一次收入了兩萬塊,我一邊品著茶,心裏一邊盤算,如果再來幾個這樣的大買賣,我豈不是很快也能在省城裏買套房子了?

我正在胡思亂想,門外走進一個人來,縮頭縮腦的,開口問道:“老板,你這裏收不收玉器?”

我抬起頭,放下茶杯,這是個挺瘦小的男人,手裏拎著個包袱,神色有些不自然,東張西望的。

職業的直覺告訴我,這個人所說的玉器,恐怕是來路不明的。

王成迎了過去,臉上掛著笑說:“收,自然收了,不過要看你的玉器成色如何,不好的,基本不要。”

玉器這東西,不比金銀,屬於無價之物,如果高價收來了,卻沒人來贖,最後變成死當,很容易賣不掉,虧的是自己,所以我們通常並不怎麼願意收玉器。

這人沒吭聲,眼神飄忽的看了看周圍,小心的把包袱放在櫃台上,隻見他小心翼翼的將包袱一層一層的剝開,裏麵的東西這才展現出來。

我也起身看了過去,那是一支有七個孔的笛子,笛子在古代是橫吹木管樂器中較為常見的,我也收過一些各種笛子,不過因為竹子的原料多且價格便宜,所以大多都以竹作為材質。

我也見過做工繁瑣的石笛,甚至價格昂貴的紅木笛子,材質不同吹奏出的笛聲自然各不相同。

此時擺在櫃台上的笛子,卻不是我以上所說的這些材質製作而成的,笛身通體瓷白色,打眼一看,像是玉笛。

王成看了一眼笛子,微笑了下說:“這東西得請我們掌櫃的來行價了,請問一下,你報價多少?”

那人猶豫了下說:“我也不大清楚,隻知道是個好東西,還是你們給好好看看吧。”

王成的任務到這就可以退下了,我走了過去,對那人笑了下,然後拿起玉笛。

這玉笛剛拿在手裏,笛身沒由來的通身寒涼,我拿在手中細細摩挲,就好像是握了一塊捂不化的冰柱一般的,那股涼意從我的指尖一直往上蔓延。

果然是好東西,我心中暗喜,又拿起放大鏡,仔細看了起來。

通常來講,但凡玉石多少都會有瑕疵,可我來來回回看了三四遍,這笛子卻沒有半點欠缺之處,而且笛身隱約有一股玉氣淡淡繚繞。

我暗暗點了點頭,這個笛子,恐怕是很罕見的上品玉笛。

對於笛子的材質我心中已經有了定數,現在就要看價值了,之前我雖然沒有收過玉笛,但也能看出這笛子的製作很是精良。

無論是從打磨還是鑽孔都沒有任何弊端,笛身比尋常的玉器還要來得絲滑,比瓷器還要來得潔白無暇,兩端雕刻的蝶戀花更是栩栩如生,我看得兩眼都要冒光了。

不過,身為一個當鋪大掌櫃,我的作用無非就是從物品身上挑出毛病來,以此來壓低價格,但這件東西倒讓我無從挑剔,除了……這笛子的一端崩掉了米粒大的缺口。

於是我打算先試探對方的口風,先看看他想以什麼樣的價位出手。

我再次打量了一下這人,他衣著有些落拓邋遢,很是不起眼,而且說話含糊其辭,眼神飄忽不定,這件當物,多半非偷既搶。

我定了定神,臉色仍然沒露出絲毫表情,做為一個在典當行裏混飯吃的,絕不能見了好東西就露顏露色的,哪怕見了慈禧太後熏手的香爐,也得說成是個太監的尿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