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麵見奇人(1 / 2)

“小人姓袁,名天齊,家是一富商,隨家父來此做生意。”不得已編謊,身世說出來嚇尿你,不能說實話啊。

老者似乎看出袁天齊沒有說實話,不過他倒也不介意,隻是“哦”了一聲。

“老朽徐光啟,現為翰林院檢討,閑來無事,開了這家演算館,想招些學生傳授西洋學,沒想到國人對此不屑於顧,學生寥寥無幾。”老頭自我介紹。

什麼!他是徐光啟。我的天!在這裏又遇見了牛人!

見到徐光啟,心中早已激動不已,這可是我大明的愛因斯坦啊,若能激發他的才智,必能使我大明科技上一個層次,讓我大明的科技屹立於世界之林。

袁天齊高興的不得了,激動的稽首拜道:“原來是徐大人,學生對前輩早有耳聞,在學術方麵您是我朝第一人,能見到前輩,學生三生有幸,對您的《幾何原本》,學生早前聽說過!”袁天齊再拜。

袁天齊拜的是他的學識,是他的崇高人格。至於官位,恐怕還沒人能讓他拜的吧?

徐光啟尚不知袁天齊的身份,但看到他對他的研究有濃厚的興趣,象是他鄉遇知音一樣,高興地和袁天齊聊起來。

“小公子懂的歐幾裏得學?“徐光啟撚著胡子問袁天齊。

袁天齊得意的嘴彎成了移到弧線,幾何在初中就學過,這點數學知識誰不懂啊,隨便拿出一點來都能在明朝充當大師級別的人物了。

“略知一二,學生年幼無知,不及先生大才,也是奉讀您的幾部書,才知一些。”袁天齊回道。

徐光啟高興極了,他和利瑪竇翻譯的《幾何原本》根本不受朝廷重視,也很少有人去研讀,徐光啟看到中西方在科學領域的巨大差距,可惜一人之力無法擎天,當前朝政昏暗,內憂外患,沒人會把精力注意到這上麵來,自己的努力恐怕會白費,連自己的兒孫都不感興趣,更何況他人。別人的家的孩子也隻會努力讀四書五經,將來考取功名。今這小小孩童竟懂得幾何學,不免對他產生了興趣。

徐光啟很高興,陰霾的臉綻開了:“老夫畢一生之力譯著的這《幾何原本》,想以此喚起我朝重視學術,振興我大明,怎奈無人理會,殊不知我大明已與異域差距之大,如不改變,終將生變。”

徐光啟不僅是科學家,還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呀!袁天齊心中驚歎。

他說的不錯,從此以後中國科技遠遠落後西方,200年後,中國的大門被西方的船堅利炮打開了。我們輸在了科技上。

“學術重在運用,必須發揮到實踐中去,學生早聞先生大名,堪稱我朝第一人。學生也深惡國人混沌,不知科學技術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必將落後西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器械精密技巧,必能帶動高效的生產,如此必能提高物力,增加財力,發展軍備,誰的武器先進,誰就能獲得戰場上的主動權,我相信,箭鏃比不過火銃,石炮打不過火炮,早晚有一天,我們的刀槍劍戟不再是主要武器。同樣,科技也會改變我們的生活,自鳴鍾不就比我們的日晷先進麼,有了自鳴鍾就不怕天陰下雨不知時辰了。這個世界很大,還有許多我們未知的地方,可西方已經開始滿世界探索了,而我們卻停滯不前。總有一天,東西方會在某一刻進行強烈的碰撞,到那個時候,誰的技術先進,誰就是贏家!”袁天齊錚錚的向徐光啟說出我內心的想法,連鄧爺爺的名句“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都用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