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作法的後遺症就是偶爾會有球員遲到。
另外,農場獨立化的關鍵一點,薪資待遇上必須差別化。
這在日本是最難作到的。
日本職棒球隊每隊隻能擁有七十名球員。這七十人既包括一線主力也包括各類替補。還有培養中的半成品、新選進來的希望之星等等。
平心而論,能擠進這七十人名單的家夥,必然不是等閑之輩。指望他們去接受美國小聯盟級的那種勉強可以糊口的薪水顯然不現實。
自二隊獨立化以來,歐力士青波隊連續三年選秀會上都選入了幾名隻拿最低保障工資、完全沒有簽約金的便宜新秀。可幾年下來,這些人紛紛因為各種原因離開職棒圈。沒有一人成材的。
畢竟,在現在的日本棒球界,能接受如此之低簽約條件的選秀新人,那大概潛質也確實有限。
要徹底解決這問題,大概隻有等到幾年後育成球員製度的建立了……
“您上次所說的二隊獨立問題,我覺得值得考慮……”
那次阿童木紀念賽過後不久,我主動給手塚製作打了電話。
阿童木作為隊名將會在下個賽季複活。當然是用在燕隊的二隊身上。
至於球隊未來的主場。現在的飛燕二隊,主場設在埼玉縣的戶田市。是球隊原本的母公司養樂多本社名下財產。根據協議,從二零零四年起,球隊如果繼續使用這塊場地,就必須給養樂多交納費用。
戶田球場作為訓練場設備一流。不過如果要把二隊的經營獨立化,確實不適合繼續留在這裏。
這座球場隻有一百個左右的座位。而且在這些座位以外有大量根本不需要買票就能站著看比賽的土坡。
新的東京阿童木隊,主場就在神宮外苑。
明治神宮第二棒球場,觀眾席有六千個。隻要不是六大聯盟比賽的日子,阿童木隊就可以使用它。
因為和一隊大本營近在咫尺,大量硬件設施都可共用。
雖然這麼一來多少與農場獨立的初衷矛盾,但確實可以節省一些費用。
至於這支球隊的收入,門票以外,在明年開賽前要盡量找一家冠名廠商。這筆錢雖然不可能包住球隊全部費用,但也是不無小補。
反正比起“東京養樂多飛燕”這種繁瑣的名字,二隊如果隻叫東京阿童木似乎也太清爽了一些。
一切計劃就此安排就緒,然後就是逐步實施了。
與手塚製作簽定完合作協議已經是傍晚。
我等一行人回到公司,不少職員已經下班。不過卻有位客人一直等到現在。
這是個三十歲上下精瘦的眼鏡男,身著黑西裝梳著小分頭。額頭……似乎有不少汗滴。
“您就是金平先生吧,我是廣末的經理人,您知道她的下落嗎……”
我剛走進會客室內,甚至還沒坐下,對方便丟出了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