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寧和宮圖 (上)(1 / 2)

趙王待客十分周到,每一位商客在趙宮之中都有自己單獨的房間,同來的商客還可以向宮人要求住在同一個院落。恕兒本以為趙王邀請的就是承宇殿中包括自己和林瓔的十幾位商客,卻沒想到,不算同行的書童、車夫、丫鬟、小廝以及少有的護衛,一共從各地浩浩蕩蕩來了六十位商客。

這六十位商客,不是陳、宋、蜀、楚、趙各國之中德高望重的大家世族,便是如恕兒這般的商界後起之秀。當日進入承宇殿的十幾個人,是從這六十位佼佼者中被趙王逐一篩選出來的。

恕兒、林瓔、青羽、翼楓四人被宮人領進了一座小橋流水的文雅庭院,庭院中有四個小房間,他們正好一人一間。四人在這玲瓏的小院子裏溜達了一圈,分配好房間,放下行囊,坐在庭院中的四座石桌,等待宮人領他們去吃飯。

林瓔笑道:“趙王的後宮真是空空如也,如也空空。難怪五國之中的六十位商人加上他們帶來的各種護衛、仆役,都能有條不紊地住進這空城一樣的寧和宮裏。”

恕兒覺得他們有自己獨立的庭院,於是不似剛才在眾商客麵前那樣拘謹,也笑著說:“趙王不是哭窮嗎?其實他大可以把這空空如也的趙宮給租賃出去,或者改成一個大客棧也未嚐不可。如此經營,不僅能養活得了宮殿裏的那些宮人,他自己和他妹妹也可以錦衣玉食,再過幾年,攢下更多錢,還可以給宮殿翻修、擴建,變成全九州最豪華的客棧,裏麵吃喝玩樂、一應設施具備,每年再搞一次平梁商會,讓各國的大商賈都來趙國花錢。有朝一日,或許趙國可以富得流油。”

林瓔用手指敲著石桌,點頭道:“趕緊把這條良策記下來,寫進三日之後要呈上的‘商策’之中,肯定能讓趙王眼前一亮,對咱們顏老板刮目相看。”

恕兒思考了一會兒,說:“蘇老板說得對。我本是一句玩笑話,但仔細想來,確實是一個另辟蹊徑的好主意。那些商界的老頑固,或許會提出許多華而不實的策略,以振趙國商業,但一路走走看看,有聽了趙王剛才的一番話,我倒覺得,趙國需要改變的是百姓們的態度。說好聽了,是安居樂業,說不好聽了,其實是鼠目寸光、安於現狀,總覺得陳宋之間哪天就又要打仗了,趁著沒打,趕緊多收成些糧食,充實家裏的糧倉才是上策,其他的生意,都沒有自家的良田可靠。其實趙國百姓活得看似安穩,實際內心忐忑,活得並不隨性,是被二十幾年前的陳宋大戰給打怕了。再者,趙王自己都過得如此簡樸,趙國百姓根本也沒見過外麵那些繁華,哪有什麼野心去經商?”

林瓔伸了個懶腰,說:“不愧是顏老板,才思敏捷、一針見血,看來後麵的三天,咱們不必為這商策的內容發愁了。”

恕兒無奈地搖搖頭:“我從未覺得,蘇老板會為這事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