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煮酒鬥琴(下)(1 / 2)

林瓔接過喬靖的七弦琴,捧在手裏看了看,撇了撇嘴,說:“柳木為麵,楠木為背,哼,價格倒是不菲!”又摸了摸琴弦,沒好氣地說:“竟然還是楚國虞陵的鎏金桑蠶絲,好不奢侈!”

恕兒不知林瓔為何突然耍起了小脾氣,她好像從未見過他如此不屑的模樣,不禁低聲叮囑道:“小瓔,彈琴就彈琴,嘟囔些什麼?”

林瓔用力撥了一下那鎏金桑蠶絲的琴弦,忍著對喬家兄弟的莫名不悅,問恕兒道:“你想聽什麼?”

還不等恕兒回答,喬嶺笑說:“就聽陳國家喻戶曉的《明月謠》可好?”然後對喬靖眨了眨眼睛,仿佛在說:“咱們倒是讓所有人聽聽,是他陳國蘇瓔彈得好,還是你彈得好。”恕兒看出了喬嶺的促狹心思,白了他一眼,倒是被喬靖看在眼裏,不由淺淺一笑。恕兒最看不得喬靖那種融化冰雪、萬物複蘇的和煦笑容,不好意思地轉頭,略帶賭氣地對林瓔說:“你彈什麼都好聽。”

林瓔聽得受用,大搖大擺地找了個花間空位,得意地擺好琴,閉目撫過涼絲絲的七根琴弦,便已知道這把琴的七弦間距與自己平日所彈之琴微有不同,琴弦也更加柔軟潤澤。《明月謠》雖簡單得表現不出他卓絕的琴技,倒是不失為一曲暖手之音,讓他先熟悉一番這把琴的手感。

林瓔的母親蘇琴乃是當年陳國四大美人之中最會撫琴的才女,曲曲琴音,撩人心弦,當年繁京多少風流才子、王公貴族,不惜花重金請她彈琴。到得楚國,她無意間在臨江酒樓裏隔牆撫琴,便令正在酒樓品酒的晟王林琅神魂顛倒,不顧父王母妃的反對,也不顧楚國七王中其他六王的嘲諷,硬是將一個臨江路邊釀酒的琴娘娶回了虞陵王府為妃,從此獨寵她一人,晟王也隻有一子林瓔。

林瓔的琴藝全是母親蘇琴所授。他頗具天賦,又有過目不忘之才,三歲便能流利彈奏極為高深的曲子,五歲離開楚國時,已經學遍了蘇琴畢生所練的一半曲譜。到得如今,恐怕下至九州琴譜,上至大周古韻,林瓔已經沒有未彈過的曲子。

他指尖縈繞靈活,將那“月出皎皎,月影幽幽”彈得如琉璃碎地,灑滿玉階,又將“明眸璀璨,巧笑皓然”彈得嬌柔迷離,心弦醉顫。手已漸暖,他又將這簡單的曲譜改得複雜起來,一時間千變萬化,好似一輪明月之下,時光紛亂流轉,展開了百年往事,百年相思。

恕兒托著腮,笑看沉醉於琴聲裏的林瓔,覺得所謂當眾炫技,不過如此。當年絕世峰巔,她與十門八派的各個堂主比武,都不似林瓔今日在各國商賈麵前彈琴炫技這般威風得意。除了陳國這個琴畫雙絕的“蘇瓔先生”,恐怕九州之內,再也沒有人敢把一曲安靜的《明月謠》彈得上天入地,但浮華之中卻不失清澈本色。

一曲罷了,林瓔在眾商客的掌聲之中滿意地站了起來,對恕兒眨了眨眼睛,又對喬靖挑釁道:“喬家大哥,你的琴著實不錯,卻不知道,琴者技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