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來,遍布九州的曲譜珍珠漸漸在江湖上變得鳳毛菱角,而劉璟的琴藝,也隨著光陰流轉,變得極少有人能夠企及。至今為止,天下君王,或許隻有數百年前寫下《玄女步》舞曲卻敗了整個大周江山的周樂王才有資格和宋王劉璟比較琴技。隻是宋王身份尊貴,不願娛人以琴,他從不在外人麵前彈琴,因此九州百姓,隻知他是“王權狂人”,卻不知他琴技超絕。
搜羅到第一顆曲譜珍珠時,十歲的劉璟也像今夜一般,獨自站在燈下,指尖一遍一遍摩挲著珍珠。他迫切地想要知道,這上麵刻著的,是怎樣一首曲子。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的想法荒唐幼稚,但他還是認為,隻有親自彈出上麵的曲子,天上諸神,總有一位能夠聽到他的誠意,然後將恕兒平安地帶回到他的身邊。
於是夜色幽深,十歲的劉璟宣了一位宋宮裏資曆最老的樂師到永泰殿,給他看了這枚珍珠。
宋宮樂師說:“小殿下,老朽以為,珍珠上所刻,是一首七弦琴曲譜。老朽雖精通七弦琴,卻無奈看不懂這周朝民間流傳的古譜。”
劉璟虛心請教:“老師傅,您可知道,哪裏還有人能看懂這樣的古譜?”
老樂師思考片刻,說:“老朽以為,咱們宋國境內,恐怕很難找到。不過,楚國或許有人能夠看懂。楚越諸葛氏,自周朝便是書香門第、世家大族。數百年來,大周分崩,楚越一統,諸葛氏卻經久不衰,分支甚廣,族中也有許多分支改換姓氏,流散於楚地各處。諸葛氏族最大的一支,至今仍居於璿璣孤島,在九州經商,生意遍布五國國境,直至晉陽關外。楚國諸葛家是周朝唯一延續至今的望族,據說璿璣孤島上還藏有周朝時的上百部竹木典籍,或許他們之中有人還能看懂這樣的古譜。亦或許,諸葛世家的分支裏,有人可以看懂。”
聽了宋宮老樂師的建議,劉璟托淩飛的父親淩墨派人從楚國虞陵請來一位琴師,叫做“方遇”。他是淩墨大人在短時間內唯一能找到的看得懂周朝民間古譜的人。
劉璟至今仍記得,他本以為那楚國人應是像請到永泰殿的宋宮樂師一般的年紀,卻沒想到,方師傅看起來最多不過三十歲的模樣,一襲白衣,俊秀倜儻。劉璟暗自歎息,若是父王沒有戰死沙場、沒有英年早逝,如今也該像方遇這樣英俊瀟灑。可惜,他模糊的記憶早已記不清楚父王臨走時的樣貌。
方遇說:“小殿下,鄙人家居楚國虞陵,家中事務繁忙,最多隻能在宋宮之中待三月時間,傳授殿下如何看懂周朝民間流傳的七弦琴譜,以及一些琴藝。等到宋國秋風蕭索,鄙人便要啟程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