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陰雨連綿夜,泥下竹筍悄然生。
美人枯坐西窗案,掐指不滅一孤燈。
別具玲瓏七竅心,紅箋書六人名。
浮沉列國歸來日,蜚語流言自可清。
那是不久之後,林瓔為恕兒寫下的詩。向來與林瓔無話不談的恕兒,在回到楚國之後,笑著告訴林瓔,她離開陳國繁京,行至蜀國紫川,宿在一間雅致的客棧,卻因屋簷滴雨不斷,難以入眠。
為了牽製紛『亂』遊走的思緒,她起身走到窗前,在書案的紫川紅木紙上,提筆寫下了六個饒名號:
裕王,林瑜
平王,林璋
曆王,林瑞
祿王,林瑒
肅王,林珞
貴王,林珍
還有一個沒有寫在紙上的,就是林瓔的父親,晟王林琅。
這七人均是楚幽王的兒孫。楚幽王暴斃時,還未立儲,已然加封七王。七王勢均力敵,便釀成了楚地的“七王之禍”,使楚國分崩十數年,戰『亂』不斷,荼毒黎民。
諸葛從容曾對恕兒描述過這七饒特點。恕兒雨夜孤單,思念夫君,於是回想起他給她講過的一個個故事,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這楚國七王。
諸葛從容,裕王林瑜十分好『色』,到處沾花惹草,於是老裕王在病入膏肓時還不忘給他了一門親,哄騙他娶了個悍『婦』,從此不得在外招蜂引蝶。
諸葛從容,平王林璋脾氣粗暴,雖然治軍嚴明,但是刑罰過重,封賞吝嗇,下屬多有怨言,平王軍麵和心不和。
諸葛從容,曆王林瑞貪財好賭,仗著曆王郡富庶,便搜刮民脂民膏,極盡奢靡。
諸葛從容,祿王林瑒肚雞腸,不聽逆耳忠言,所以身邊臣子,多是阿諛奉嚐毫無才學之輩,隻靠老祿王留下的兵強馬壯的祿王軍維持王位。
諸葛從容,肅王林珞極為善妒,見不得隔壁的裕王郡和曆王郡富庶,總暗中派人去破壞裕王郡和曆王郡的良田,還雇了“江湖高手”去裕王郡和曆王郡裏殺人放火,攪擾百姓生活。
諸葛從容,貴王林珍愚笨不堪,毫無主見,人雲亦雲。護住貴王郡的,不是充實的糧倉或者強壯的兵馬,而是貴王安『插』在其他王郡中的探子。是那些探子,將其他六王的治郡之道偷給了他,他依樣畫葫蘆,才勉強將貴王郡治理妥當。
恕兒記得,她曾問諸葛從容:“那晟王林琅呢?”
諸葛從容,晟王林琅,也有缺陷。否則,這麼多年過去,他早該一統楚地。他的缺陷,是思慮太多,過於謹慎,謹慎到膽,謹慎到畏懼。他認為,如果自己是第一個表明要一統楚境的人,一旦其他六王聯手對抗他,他怕兵敗為寇,一蹶不振。
恕兒當是聽著便很是不忿,覺得人傑地靈的楚國,竟然潰爛在了這七個蠢材的手裏!不過,好在與她血緣更近一些的晟王,好在娘親的親兄,好在林瓔的父親,隻是膽謹慎,並沒有其他『露』骨的缺陷。
於是恕兒決定,此行歸楚,不能空手而回——誰忠孝不能兩全?我願做楚國第一猛將,對父母親盡孝,對晟王盡忠,用別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法子,助楚地一統,重開臨江昭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