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1 / 2)

葉天一看了楊乃武寫的申訴狀,不禁拍案叫道:“寫得好,寫得好,寫得好哇!不愧是一榜舉人,文采出眾,的確是一篇好文章呀!”

應然急道:“葉先生,文章寫得好不好暫且不說。你從他的呈控訴狀中能不能看出,楊乃武是不是的確被冤枉了?”

葉先生說道:“有如此文采者,當不會是幹出因奸謀毒殺夫奪妻之事的奸惡之徒。我早就說過了,很可能小白菜與楊乃武有仇,小白菜乘此機會找一個墊背的,報複仇家。”

應然問道:“這豈不是說,葛品連是小白菜自己把親夫毒死的?這更加荒唐了,無緣無故地,她幹嘛要毒死自己的親夫?”

葉天一說道:“這個鄙人就不得而知了。不過,說起小白菜因有仇怨而誣攀楊乃武一事,楊乃武所寫的呈控訴狀雖文采不錯,但就其內容而言還有所欠缺。這篇呈控,他主要寫的是自己如何清清白白做人,如何堂堂正正處世,如何遵紀守法,如何一心求取功名。寫自己如何被刑訊逼供,如何被屈打成招。其情其景,倒確是感人。隻是楊乃武申訴狀中所述被牽入此案,係因餘杭知縣劉錫彤報複於他,囑小白菜將其牽入案中,鄙人以為此說並無說服力。試想,真是劉錫彤之子劉子韓囑衙役阮德向其索詐不成,兒子怎會將此事訴諸老子,還要求老子借此案報複?知縣之子在外胡作非為倒是常見,通常都是瞞著老頭子幹的,怎會與老子聯手幹這種下三濫的勾當?當官的都明白,殺人大案是要層層上報,最後由朝廷定案,知縣沒有什麼權力決定當事人的生死,怎麼會借殺人大案向明知無辜的楊乃武索詐?除非該知縣大人愚不可及,或者這個知縣想錢都想瘋了。鄙人以為不要寫這些,主要應寫小白菜為何要攀誣你?小白菜不攀別人,為何單單要誣攀你?據在下分析,這個案子不外兩種可能,一是楊乃武和小白菜確有因奸謀毒情事,楊乃武寫此呈狀是想救自己一條性命,看來這種可能性不大;二是楊乃武確被冤枉,是被小白菜誣攀的,這種可能性很大。但如果確係小白菜誣攀,也應當有個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小白菜誣攀你,不攀別人,也總得有個原委呀!如果確係誣攀,一般來說,隻有仇家才會幹出這種事來。無緣無故,人家為何會誣攀你?不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楊乃武的呈控還不足以讓世人信服!也不足以引起朝廷重視。”

聽了葉天一的話,應然心想,楊乃武果如葉天一所說的那樣寫,隻不過是為楊乃武他自己辯護,對於救小白菜卻沒有任何作用。但觀音菩薩要自己救的恰恰是小白菜,並不是楊乃武。當時他答應小楊詹氏請高人對楊乃武寫的呈狀提供修改意見,其主要出發點是想借楊乃武之手也替小白菜洗脫冤獄。想不到葉天一提供的竟是這樣的意見,隻能救楊乃武,對救小白菜卻沒有任何用處。

要不要把葉天一說的這一番話告訴小楊詹氏呢?應然師傅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自己的責任是要保護小白菜之命,卻沒有保護楊乃武的義務。葉先生的話告訴了小楊詹氏,卻隻能對楊乃武有幫助,原以為小楊詹氏她們為楊乃武而申訴,也可以連帶著救了小白菜。現在看來,這一想法要落空了。

應然師傅不愧是得道高僧,果然心係大眾,慈悲為懷。立刻想到:佛祖有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上天有好生之德,能救一命是一命,不應在乎是否是自己的責職所在。如果隻能救下楊乃武一人也是上上大吉,於是決定把葉先生的意見告訴小楊詹氏。

世上的事就這麼奇怪。正因為應然把葉天一的意見告訴了小楊詹氏,才使得楊乃武真的在訴狀中編造了大量的虛假情節,又恰恰被抓不住審案要領的胡瑞瀾逮了個正著,使得胡瑞瀾找不到按照上麵的意圖給楊乃武一人平反的由頭。這才有後來京官們繼續為楊乃武呼冤,才有刑部對此案的提審,也才有小白菜的最終平反糾正。也許這就是歪打正著。

當小楊詹氏把應然從葉天一處聽取的意見告訴楊乃武時,楊乃武說道:“夫人,乃武心知這是很好的意見。帶去北京的第一稿裏本也應當寫上這些內容。可是,夫人哪,乃武與小白菜確實沒有什麼怨仇可言,叫我如何寫呀?乃武真不知小白菜緣何會攀上乃武的呀!”

小楊詹氏救夫心切,說道:“你先胡亂寫上一些,什麼芝麻綠豆之類的小事都寫上一些。有,總比沒有要強。女人心眼小,也許有些芝麻綠豆的小事都會記在心中,久久不會忘記的。”

楊乃武說道:“就是芝麻綠豆小事好像也沒有呀!”

小楊詹氏說道:“實在沒有,就編吧,胡亂編一些,什麼小白菜本不願意嫁給葛品連,是你去說合了,她沒有辦法才嫁之類。什麼原先租住咱們房子時,房價太低,你要加房租,他們不肯。你要他們搬出,他們也不肯搬出去,是你強行叫他們搬出去,他們就記恨在心之類。這種事反正官府又不會來查,就是查也查不清楚。可是人家看了就會相信的。反正這是個冤案,你不知道小白菜為何會胡亂攀上你。你也就胡亂寫上一些,最好寫上一些多少有些影子的事,也許真是這些事,讓小白菜給攀上你了。”